文档介绍:关于心电监护仪的应用
第1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学 习 目 的
1. 了解心电监护仪的结构
2. 熟悉各种参数的设置
、各种导线的连接和电极片的
打开或关闭心率报警。
退出
第18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心电电极的位置
与连接
第19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心电电极的位置与连接
绿
右下腹
红
左下腹
黑
左肩
白
右肩
棕
胸骨上
五根导联线电极片标准安放位置
第20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心电电极的位置与连接
白
锁骨下靠右肩
黑
锁骨下靠左肩
红
左下腹
三根导联线电极片标准安放位置
第21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确安放电极位置:(1)三电极 · RA负极(白):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 LA正极(黑):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 LL接地电极(红):剑突下偏左或在左小腹上。 监护I、II、III(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右肩;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左肩; ·右下(RL):右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右小腹 ·左下(LL):左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左小腹 ·胸导(C或V):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或胸骨上。 监护I、II、III、aVR、aVF、aVL、V
第22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心电电极放置的注意点
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安放电极前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每1~2天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
RESP的监护是依靠RA和LL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应对角安放白色和红色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避免使用乙醚和纯酒精
第23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2)无创动脉压的监测(NIBP)
临床意义:
1、收缩压:保证脏器的供血
2、舒张压: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3、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血管阻力有关,反映脏器组织灌注良好
的指标之一
第24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NIBP监护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袖带
2. 连接血压袖带和监护仪的充气管应保证通畅
3. 袖带缠绕位置适当,保证记号Ф正好位于肱动
脉之上;松紧度适宜。
4. 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5. 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的肢体上安装袖带.
袖带宽度应是肢体周径的40%或者上臂长度的2/3,袖带的充气部分长度应足够环绕肢体的50--80%
,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7、长期测压应经常观察远端肢体血运
第25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血压袖带的位置与连接
动脉符号对准动脉血管
松紧程度以仅能够伸进一个指头为准
第26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3)呼吸监测
原理: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类型
呼吸频率:成人10-18/分,小儿25次/分
新生儿:40次/分。增快或减慢均提示
可能发生呼吸功能障碍;
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
⑴哮喘性呼吸 ⑵紧促式呼吸
⑶深浅不规则呼吸 ⑷叹息式呼吸
⑸蝉鸣性呼吸 ⑹鼾音呼吸
⑺点头式呼吸 ⑻潮式呼吸
第27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4)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临床意义:根据血红蛋白氧合离解曲线(S曲线),通过氧饱和度了解氧分压,间接了解病人PaO2高低,以便了解组织的氧供情况。
正常值
SpO2 =HbO2 /(HbO2 -Hb)×100%
正常值:96--100%
当PaO2 >100mmHg时SpO2不再升高;
PaO2 <90mmHg时, SpO2较敏感
PaO2特别<60mmHg时 SpO2下降更为迅速。
第28页,讲稿共54张,创作于星期日
SPO2监护的注意事项
1. 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SpO2和 NIBP
的测量
2. 不要长时间在同一手指测量, 2h更换血氧饱和监测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