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语的美丽
经贸学院  经济统计学1401班  学号20141603639  宋尚辰
就资历和修养来说,我们不管在哪个层面,都不足以妄谈智慧的学问,更不足以解读《论语》;但不管是谁,都应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论语》。
------题记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杀人盈城,杀人盈野。是谁?让那个满了刀光剑影的混乱时代有了光明和希望。是谁?让那个满了阴谋和邪恶的时代有了公平和正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个人,“十五而志于学”,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抱定宗旨,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期待着儒业的脱胎换骨,由“小人儒”进阶为“君子儒”;这个人,自己执鞭驭马,带着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周游在那些只图利益的嗜血的诸侯间,期待着推行“仁政”的机会;这个人,他因情深而成痴,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他不怨天,不尤人,坦坦荡荡,不忧不惧,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他倦极归来,解鞍饮马,伫立江畔,但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不由心事茫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声长叹如一缕长风,响彻古今。
论语不以术示人,只以道示人,论语是一种唯美的精神粮食,它源自于生活,却高于生命,论语是揭示生命的真像,告知你做人的应有归宿,让每个人都去重塑生命的厚重,它里边有当今人缺失的信仰,有现代人遗失的道德观,有让我们受用一生的生命感悟。
孔子之所以是圣人,因为他超越了名利,跨越了生死,而潜心在“士志于道,”每时每刻的要求自己,所以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生活当中可能有见贤思齐的人,但见不贤的很难学会自省,所以,孔子的一生都是在“克己复礼”。
孔子践行了自己的学习,但不会被社会所认可,也有过悲观,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事实上他为自己的理想从来没有停滞过,因为他说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不能以不了解的粗浅而去亵渎这位千古圣人。
孔子思想的博大精神,我们用一生可能也无法企及,但是,只要追随着圣人的脚步坚持前行,就可以把自己历练的更加完美,所以,我说过我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灵魂,让我在死之后比现在的心灵更加完美,也许永远也无法完美,但我一样会像孔子一样践行这一人生理想。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