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流行病学26章性传播疾病.ppt

格式:ppt   大小:3,09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流行病学26章性传播疾病.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7/21 文件大小:3.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流行病学26章性传播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ute
Uintage style
流行病学26章性传播疾病
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ninon thank you add your text here
U
i
n
Cute
Uintage style
流行病学26章性传播疾病
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ninon thank you add your text here
U
i
n
t
a
g
e
U
i
n
t
a
g
e
流行概况
流行趋势
漏报严重
地区分布
全球、中国
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
流行趋势
根据各国监测统计数据,仍然可以发现STD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流行态势严峻。1990年,;;,大约每天新发生STD100万例。
到2000年底,全国STD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
从2001年开始,我国STD疫情出现了 趋势;
近年来,我国出现梅毒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而淋病报告病例数则持续下降的态势。/10万。
地区分布
STD在世界分布差异较大,南亚和东南亚是全球STD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每天至少有40万新病例发生
我国报告的STD分布特点
沿海开放省市>内地
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
内地、边远地区报告率受监测系统影响较大
人群分布
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人群广泛
近些年,女性病例逐年升高,男女比例差距逐渐减小,可能与女性就诊人数增加,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性活跃人群为感染性病的危险人群
年龄 STD好发于性活跃人群
性别 多数发病以男性为多
表26-2 2008年全国性病监测点5种性病按性别报告病例数、发病率构成
((中国CDC, 2009)
第二节 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传染源
性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高危人群
性交易者
吸毒人员
嫖客等“桥梁人群”
传播途径
性行为传播
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和血源感染
垂直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
无先天性免疫力
无稳固的后天获得性免疫力
第三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生物学因素
社会因素
生物学因素
无症状感染或不典型临床表现
人群因对STD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
至今尚无有效针对STD的人工免疫方法
社会因素
人口流动
商业性行为
吸毒、贩毒
***秽文艺作品
健康教育不充分
性病医疗市场混乱
性行为因素
第四节 艾滋病
概述
病原学
艾滋病的分期
危害
流行概括及流行特征
概 述
定义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
病原学
攻击CD4+ T淋巴细胞
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RNA病毒
血清学分型:HIV-1,HIV-2
艾滋病的分期
I 期 - 急性感染期
II期 -无症状感染期
III期-艾滋病期
危害
影响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贫穷和不平等
危害家庭
偏见和歧视
卫生服务
社会经济和政治
流行概况及流行特征
AIDS流行概况
传播途径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2009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300万(成年人约3080万,%,约159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50万);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260万;当年死于AIDS的人数近180万。
AIDS在全球各地区的分布不同,变化趋势也各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目前HIV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至2009年底,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目前唯一HIV感染率保持增长的地区。
AIDS流行概况
国内艾滋病流行概况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输入散发期
第二阶段(1989年—1994年)局部流行期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广泛流行期
现阶段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第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第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