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克刀”再走麦城
傅立奥 6月24日,华尔街著名的“马克刀”(Mack the Knife)约翰?马克(John J. Mack)突然宣布辞去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共同首席执行官一职,主要原因是
尽管马克成功扭转了一波的经营状况,大力提高了公司的声誉,但这并没有巩固他本人在公司中的地位。6月24日,马克突然宣布辞职,让华尔街颇为震惊。究其原因,美国主流媒体称马克一直想通过合并方式来把公司做大,但这一点没有和瑞士总部达成一致,这是他被迫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克身边的人透露,马克一直认为一波只有选择和其他公司合并,才有实力和华尔街的强劲对手(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集团等)相抗衡。为此他已着手和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接触,希望能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另据媒体披露,在今年1月举行的一个午餐会上,马克对一名客人讲,他向总部高层反复建议合并欧洲的一些金融公司,但这些建议受到了因跨国兼并所带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消极影响。
“我们当前没有兴趣考虑和其他金融公司进行合并”,沃特?基尔豪泽在解释马克辞职的一份声明中说,“由于管理层采取了有效措施,瑞士信贷集团的财务表现已有大幅度的改善”。
如前所述,一波曾在2000年花了120亿美元收购了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公司,现在看来是个败笔。据摩根大通的一名知情者透露,DLJ公司被收购以后,该公司的不少高层职员纷纷高价卖掉股份然后辞职,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在那里赚钱的动力”。一波还花了相当一笔钱,来支付银行家和交易员的薪水,这些都大大损害了瑞信一波的业务表现。自2000年并购至今,DLJ的股值下跌了46%。考虑到这笔生意,总部高层对马克的合并策略心怀疑虑也就不足为怪。
马克的辞职还表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这家瑞士金融巨头至少现在还是选择有机成长的发展途径,即通过内部改革而非兼并扩张的模式来提高公司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金融公司偏保守、偏温和的传统扩张文化。与此对照,美国金融公司常常是选择合并方式(包括收购其他公司或出售旗下的公司)来急剧扩大公司规模。这种合并狂潮已席卷了整个华尔街,甚至波及到部分欧资公司。瑞信一波在华尔街的大部分竞争对手已经通过合并来壮大实力,瑞信一波至今拒绝合并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技不售
除了战略和文化上的差异,马克在业务上也存在一些重要失误。拉扎德(Lazard)公司的一名高层经理说,马克的失误之一是没有利用华尔街股市上扬时机招聘更多雇员发展业务。一般认为,在股市低迷时期,“马克刀”削减人力成本对公司的发展是一剂良药。但股市一旦走强,即是招兵买马扩展业务的时候,固守削减成本的模式只会被竞争对手超越。
一波在其自营业务方面也落后于对手。当高盛等公司利用股市行情上扬的时机把资源转移到自营业务时,马克还在固守以前的传统交易,显得过于保守,丧失了赚钱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名了解马克的华尔街人士称,马克出身投资银行,对大客户照顾得很好,对股票交易员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尽管“马克刀”成功地扭亏为盈,一波离华尔街超一流公司的目标却越来越远。根据汤姆森金融信息公司的数据,2000年即马克接手的前一年,一波的承销业务在众多华尔街公司中排名第三,今年排到了第六位;并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