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7/2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一、教育目的
。后来他的门徒依照其文化时代理论,设计一套教材,从神仙故事、呆鹅妈妈故事(Mother Goose Stories)、圣经旧约,到希腊文学和圣经新约,最后则为近代文学。
赫尔巴特主张课程组织应有两种原则:第一种是集中原则,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观念,将意识集中在单一的思想。他的门徒根据这种原则将课程组织为“核心课程”,即在课程中将所有研究集中在一共同中心科目。譬如他的门徒戚勒选择历史为中心科目,美国赫尔巴特学派学者墨格牟尔、佛兰克(Frank)等选择地理为中心科目。采用集中原则的理由有三:一是课程中所有学科研究范围太广,无法全部均衡顾及;二是心灵作用统一,因而个人知识也应统一;三是伦理观念是基于心灵作用统一原则。第二种是相关原则,即中心科目的每个部分都包括相关科目充分的数据。譬如以研究发现美国新大陆为中心科目,那么有关的历史、地理、绘画、地图、自然、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均须适当的配合,成为完整的教材。因为有关教材的配合,使学****更易体会。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坏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
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所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但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压抑儿童的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的权威。
三、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把整个教育过程分为管理、教学和道德,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管理的方法,他认为第一是威吓;第二是监督以及与此相连的命令和禁止;第三是包括体罚在内的处罚。他还把威信和爱作为两种辅助的管理方法。
赫尔巴特强认为,不但建设心灵的原料(教材内容和课程组织)非常重要,而且建设心灵的程序和方法(教学方法)也同样重要。他批评“许多学生知识的获得是死记,对学生需要和经验毫无关联”的观点,认为这是错误的,他所设计的启发式教学法,是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心灵,严格地配合着人类思考的基本原则。
赫尔巴特发展了前人关于教育性教学的观点,把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主要和基本的手段。他是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所以,要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各种品德。
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所有教学都要发生教育作用。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他把人们的兴趣分为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