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描绘端午节的古诗
描述端午节的古诗
描述端午节的古诗 1
1、《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媚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节气动。
同?
――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穷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夜晚,天外有新月。
―― 宋 赵长卿《醉潦倒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 “鬼”在心头符怎知?
思念十二时。
―― 宋 李石《长思念 重午》
醉看葵柳怀往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边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院子,归期无据。
问下一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哪处?
――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描述端午节的古诗 3
《已酉端午》 (贝琼 )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魂。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 f 且传觞。
事先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煽惑时雷隐约,兽头凌处雪轻轻。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率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公开夺得锦标归。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曾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可以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乙卯重五诗》 (南宋 ·陆游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 (老舍 )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
有客齐心当骨血,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 》(宋·苏轼 )
轻汗轻轻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丽相见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