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
滁州西涧韦应物篇(1):韦应物《滁州西涧》阅读练习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滁州西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6、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韦应物《滁州西涧》阅读练习二: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情感: 体现情感的字是: 。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4)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喜爱 怜
(2)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3)“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2分)。
(4)反映了诗人厌恶喧嚣,寻求宁静的政治情怀和审美心态。(2分)
韦应物《滁州西涧》阅读练习三:
。(1分)
,请加以具体说明。(2分)
黄鹂藏身于深树之中,(1分)是难以凭视觉直接看到的,(1分)只有凭听觉闻其声,才知道它的存在。(1分)
。(4分)
体现该诗主调的是‘‘独”与‘‘幽”两字。(1分)‘‘独”说明作者是独子经行在荒山野渡之 间,且与末句‘‘自”字前后照应,贯穿全诗。(1分)‘‘幽”字,意境深远,写黄鹂的鸣声,是为了衬托环境的幽静,如‘‘鸟鸣山更幽”,唐诗经常
滁州西涧韦应物篇(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韦应物篇(3):韦应物滁州西涧拼音版
导语:《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韦应物滁州西涧拼音版的内容吧!
韦应物滁州西涧拼音版
chú zhōu 某ī jiàn
滁州西涧
zuò zhě :wéi yīng wù
作者:韦应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