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细菌的培养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34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菌的培养法.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7/22 文件大小:3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菌的培养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 细菌的培养法
一般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进行培养,使其生长繁殖,以便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它们的
各种生物学特性。为了获得良好的细菌培养物,在分离培养细菌时,除采用适宜的培养 基并考虑到其他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酸碱度、气体等)之外,、透明度、颜色等性状。
1
四区
图 1-2 四区划线接种法
2.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 1 )用记号笔在待接种的培养管上写明标记。
(2)点燃酒精灯。
(3)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分别握持菌种与待接种的培养基管,使菌种管位 于左侧,斜面部均应向上,勿成水平,以免凝结水浸润培养基表面,甚至沾湿棉塞。
(4)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持转动两管棉塞,以便在接种时易于拔取。
(5)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6)以右手手掌及小指,小指及无名指分别拔取并夹持两管棉塞,将两管管口灭菌。
( 7)将已灭菌且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 从斜面上轻轻挑取少量菌苔退出菌种
管(注意,一要防止取菌过多;二要防止弄破培养基表面) 。再伸进待接种的培养基管, 如图 3-2 进行斜面培养基接种,从斜面底部轻轻向顶端弯曲划线,不要触破培养基表面。 沾有细菌的接种环进出试管时不应触及到试管内壁和试管口。
(8)接种完毕,灭菌两试管的管口,塞好棉塞,并放至原来的位置上。重新烧灼接种
环,灭菌后放回试管架上。接种好的试管放 37°C温箱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生长情
况。
图1-3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3.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1) 用记号笔在待接种培养基上写明标记。
(2) 如斜面培养基的接种方法一样,握持菌种管及待接种的肉汤管。
(3 )接种环灭菌冷却后,伸入菌种管取少量细菌再伸入肉汤管内,在接近液面管壁处
轻轻研磨,蘸取少量肉汤调和,使菌混于肉汤中(见图 3-3 )。塞好试管棉塞后,摇动液
体,使细菌在液体中均匀分布。
(4 )接种完毕,将接种环灭菌后放回试管架上。肉汤管放 37°C温箱培养,18〜24小
时后观察生长情况。
图1-4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4. 穿刺接种法
(1)用记号笔在待接种培养基上写明标记。
(2 )如斜面培养基接种法,握持菌种管及待接种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3 )右手持接种针,灭菌冷却后,以针挑取菌苔,如图 3-4垂直刺入半固体琼脂培养
基的中心,刺达近管底部,但不必及于管底,然后循原路退出。
(4 )接种完毕,接种针重行灭菌后放至试管架上,塞好棉塞, 37°C培养18〜24小时
后取出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图1-5 穿刺接种法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各种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有相对恒定的形态与结构。了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是
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对分析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发生的机理等方面,也有
一定的意义。
目的要求 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一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在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下所显示的形态可分为三大类: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不
同的细菌又可表现出不同的排列方式,在细菌的鉴别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材料
球菌示教片 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杆菌示教片 大肠杆菌和炭疽杆菌
螺形菌示教片 霍乱弧菌
方法
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球菌、杆菌和螺形菌的示教片。
注意各菌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特点(注意:细菌染成什么颜色不是本实验
要求,染色方法将在以后实验中实际操作) 。
结果记录
实验结果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大肠杆菌 炭疽杆菌 霍乱弧菌
细菌形状
细菌排列方式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仅为某些细菌所具有,而且特殊结构的形成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虽 然特殊结构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须的,但他们的存在将赋予细菌一定的功能,在致病性、 抗原性、以及对细菌的鉴别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材料
破伤风梭菌示教片(示芽胞)
肺炎链球菌示教片(示荚膜)
变形杆菌示教片(示鞭毛)
方法
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细菌的芽胞、荚膜和鞭毛的示教片。
注意芽胞在菌体上的位置和大小;荚膜的大小及其与菌体的关系;注意鞭毛形态、 数量及其位置。将所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的形态特点记录于下表中。
结果记录
细菌 破伤风梭菌 肺炎链球菌 变形杆菌
特殊结构
实验三 革兰染色法
活的细菌为无色半透明状,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清晰。若用染色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