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植物保护3.ppt

格式:ppt   大小:896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植物保护3.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2 文件大小:8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植物保护3.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植物保护3
第1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单元三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第2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了解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含义,掌握各种防治措施的基本内容熟悉当地常用农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能够制定作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植物检疫的任务和植物检疫对象
第12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1.植物检疫的任务
禁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将国内局部地区已经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传人未发生地区,采取措施消灭;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传人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
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植物检疫(国内检疫)和对外植物检疫(国际检疫)。对内植物检疫是由县级以上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实施。其中农业植物检疫名单由国家农业部制定,省(市、自治区)农业厅制定本省补充名单,并报国家农业部备案;疫区、保护区的划定由省农业厅提出,省政府批准,并报国家农业部备案;对调运的种子等植物繁殖材料和已列入检疫名单的植物、植物产品,在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之前必须经过检疫;对无植物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实施产地检疫;从国外引进的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虫的种子等繁殖材料必须进行隔离试种。
第13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对外植物检疫是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设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防止本国术发生或只在局部发生的检疫性病虫草由人为途径传人或传出国境;禁止植物病原物、害虫、土壤及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有关植物、植物产品入境;经检疫发现的含有检疫性病虫草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做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其中处理合格的准予入境;输入植物需进行隔离检疫的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场所检疫;对规定要进行检疫的出入境物品实施检疫;对进出境的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过程实行检疫监督。
第14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2.植物检疫对象 :
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一是国内尚未发现或只在局部地区发生;二是危险性大,一旦传人可能造成农林业重大损失,且传人后难以防治的;三是能随植物及其产品、包装材料等远距离传播的。
国家农业部1995年颁布的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有32种,其中与农作物有关的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小麦腥黑穗病、玉米霜霉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棉花黄萎病、烟草环斑病毒病和假高粱等。我国1992年颁布的入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有84种,其中严格禁止进境的有3种,严格限制进境的有51种。此外,还有368种列为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其中与农作物有关的有小麦矮腥黑穗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大豆疫病、烟草霜霉病及水稻茎线虫病、毒麦、菟丝子、列当和假高梁等。
第15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
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很多,其中随种子、苗木及植物产品运输传播的病、虫、杂草,如有明显的症状和容易辨认的形态特征的,可用直接检验法;对在作物种子或其他粮食中混有菌核、菌瘿、虫体、虫瘿、杂草种子的,多采用过筛检验法;种子、苗木及植物产品,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的,多采用解剖检验法。此外,常用的检疫检验方法还有种子发芽检验、隔离试种检验、分离培养检验、比重检验、漏斗分离检验、洗涤检验、荧光反应检验、染色检验、噬菌体检验、血清检验、生物化学反应检验、电镜检验、DNA探针检验等。
第16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全面分析植物、有害生物与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措施,压低有害生物的数量,提高植物抗性,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的方法。是最经济、最基本的防治方法。但这种防治方法效果有局限性,当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还必须采用其他防治措施。
第17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18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选用抗病虫的作物品种
理想的作物品种应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又对病虫害、不良环境条件有综合抗性。具有抗 (耐)病(虫)性的品种在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抗病、抗虫品种的方法有
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
第19页,讲稿共8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使用无病虫害的繁殖材料
生产和使用无病虫害种子、秧苗、种薯以及其他繁殖材料,执行无病种子繁育制度,在无病或轻病地区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和各级种子田生产无病虫害种子、秧苗、种薯以及其他繁殖材料。并采取严格的防病和检验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传播和压低病、虫源基数。如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应设置在气温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