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7/22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
在我完成 2016 年的自我深度剖析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人生 其实就是一次充满苦难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有艰辛、有彷徨、有挣 扎、有无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走出这样的泥潭,因为这充斥了我 们的一生,剥离掉这些痛苦,人生,不知所以。我武 断的认为人生目标和意义的确立应该是在先的,确立了人生的目标和 意义,然后才去义无反顾的拼搏和努力,殊不知这是我们应该用毕生 心血和智慧去探寻的,仅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又怎么能够研究清楚生 命的真正含义。但这样的持续性困惑最终还是极大的造成了我内心的 恐惧和迷茫,致使我无法懂得人生中各种角色的定位,何为人子?何 为人夫?何为人父?莫名的就带着一种恐惧和超脱一切的心理,矛盾 的得过且过,不敢去接触这些角色,更不敢融入到这些角色中去。大 多数时候,人生的止步不前往往是因为我们心中怀有恐惧或顾虑,亦 或是在思想的迷宫中不停的打转,走出来需要的不是凌驾于一切的智 慧和理论,而仅仅只需一个契机,一根导火索。对我而言,《周易》 中的一句话恰恰扮演了这样的关键角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某天不经意间看到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纠结于枯燥而乏味的人生 命题,不仅吃不饱饭,而且会加重自身心理痛苦的困境,我必须想方 设法的去谋求转变,不曾拥有又何谈一无所获,很多事情为什么一定 要急着去否定呢?这跟佛家的“要出世,先入世”是一样的道理。
但不管如何变,也得面对现实问题。人的本性姑且不去讨论,无 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每个人都必然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并且 所谓的优点和缺点会依不同的评价角度和情感倾向而有所不同。人的 情感所生大概也是欲望的驱使,因为每一次情感的表达都是对自我立 场的宣告,也是基于某种需求而言的,其结果无外乎是如意和不如意, 就如易中天先生所言:“不要总拿自己和别人比,人和人的对比不外 乎两种结果,一种是别人处处不如自己,产生骄傲自满,一种是自己 处处不如别人,造成一肚子气”(出自百家讲坛,易中天讲先秦诸子 百家孔子篇),不过像我这样自卑的人,其结果大概会比造成一肚子 气要严重的多,而且求强好胜是人的本性之一,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对 比是少不了的,刻意的去回避显然是不明智的,但有意识的去调整注 意力,使其更多的集中在怎么去妥善处理上,想来会更为关键。假使 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一切思 想意识的痛苦都是源自物质世界,但这个过程怎么来?物质和意识如 何相互作用?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只能暂时把它搁置,因为 我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一个思想死胡同钻到另一个思想死胡同, 太痛苦,这也不是我此刻记录自己所思所想的初衷。
本质上我不是在进行学术探讨,不是在写心理辅导原则,更不是 在写论文,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对错或别人的对错,我只是 在进行自我剖析和梳理,我无需证明和总结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所做的自我感知和认知印象的陈述,目的就是为了除去自我伪装的 外衣,但“自我意识的自我认识”过程终究免不了会受到各种各样的 干扰,甚至在进行自我认识之前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首先进行知识结 构的梳理,看看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到底有多少,但这事又有谁说得清 楚?目前整个混沌的状态,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枝叶?如何去划分? 我一无所知。孔子说做学问应“一以贯之”,至于这个“一”是什么, 人家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