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22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古典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 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 四大名园。下面整理了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留园位在阊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古典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 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 四大名园。下面整理了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留园位在阊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 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 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现在的留园大致分为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个部分。中部以 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西、北部为清光 绪年间增修。入园后经两重小院/即可达中部。中部又分东、西两区, 西区以山水见长,东区以建筑为主。西区南北为山,中央为池,东南 为建筑。主厅为涵碧山房,由此往东是明瑟楼,向南为绿荫轩。远翠 阁位于中部东北角,闻木樨香处在中部西北隅。另外还有可亭、小蓬 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因梁 柱为楠木,也称楠木厅。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还我读书处、揖峰轩、 汲古得绠处。揖峰轩以东的林泉耆硕之馆设计精妙、陈设富丽。北面 是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以及著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三峰为明 代旧物,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 誉。周围有贮云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留园以结构精巧取长。花窗设计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把花纹图 案设计在窗橱上,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使窗外的景物透入室内,看 上去就像墙上挂了几幅生动活泼的图画一样。全园布局紧凑,结构严 谨,厅堂宏丽,庭园幽深,重门迭户,移步换景。留园建筑数量较多, 其空间处理之突出,居苏州诸园之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 技艺和卓越智慧。
苏州留园园内布局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23300平方米)分西区、 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冲区山水兼长冻区是建筑区。 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 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 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 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 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 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 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 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 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西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为山,东南为 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诸 构。假山为土石山,用石以黄石为主,雄奇古拙,系16世纪周秉忠 叠山遗迹。东区是以五峰仙馆为主体的建筑庭院组合,在鹤所、石林 小院至还我读书处一带,多个小空间交汇组合,门户重重,景观变化 丰富,是园林建筑空间组合艺术的精华。东部的林泉耆硕之馆、冠云 楼、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