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汉字和衣食住行课件
第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汉字与衣饰文化
第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衣饰起源
衣饰也称服饰,是指人体衣着及其装饰品。“服饰”二字,最初分别独立运用,古代一曰衣。”
长襦
腰襦 小襦(短襦)
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
陆游《赠卖薪王翁》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香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复襦:增加了里子的襦
第2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③深衣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泽肤,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礼记·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第3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深衣
第3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④褝 单衣
袷(qia) 夹衣
亵 内衣
《说文》:“亵,私服也。”
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驰其 服,表其亵衣。”
《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
第3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裘 皮衣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
轻裘——狐裘 貂裘 貉裘
粗裘——鹿裘 羊裘
《晏子春秋·外篇》:“(齐)景公赐晏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其资千金。”
袍 长袄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
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论语》
第3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表,上衣也。――《说文》
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第3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3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蓑 象形字 用草编成的雨衣
褐 形声字 粗毛粗麻制成的短衣
④衣之局部用字
袖 形声字
带 象形字
绅 形声兼会意字
缙绅
第3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2、下衣之字
裳,下裙也。又写作“常”。《说文》:“常,下裙也。”
裙,下裳也。郑玄《仪礼·丧服》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
《诗经·魏风·葛》:“可以缝裳。”笺:“男子之下服。”
第3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裤,袴 绔。
连裆的短裤,叫做裈(kūn)。
(刘)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
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古代裤子
第3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3、衣料用字
革 象形字,去了毛的兽皮
韦 假借字,去了毛的熟皮
丝 象形字,蚕丝
绪 丝的头 千头万绪
绢 生丝织成的丝织品
素 白色的生绢
帛 丝织品总称
第3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古代鞋袜用字
屦→履→鞋
屦 单底鞋 夏天穿葛屦,冬天穿皮屦
履 战国鞋的总称
鞋 多为麻鞋
屐 木底有齿的防滑防污
靴 高筒靴
袜(韈襪韤)
第4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1、看重衣着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衣是人之威,钱是人之胆
无衣不成人,无田不成水
宁让肚子饿,不要衣服破
嘴吃千口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
有才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不瞧吃的,只看穿的
第4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只认衣冠不认人
衣帽取人
衣冠禽兽
第4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2、强调等级
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彩,必贱于地。帽子虽然破旧但是它的礼遇却是凌驾于人的脑袋之上,鞋子即使再新鲜但它的命运就是被践踏而行走在地上 ,教化人要对君王忠诚。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胜者王侯败者寇,只重衣衫不重贤
第4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官儿没了乌纱,瘟神没了灵光
什么身份戴什么帽,什么场合穿什么衣
第4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3、崇俭尚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住房不在高,穿衣不在绸。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
第4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饱时莫忘饿时苦,有衣莫忘无衣难。笑破不笑补,穿旧不算丑。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有万担,还要补衣烫饭。
要暖粗布衣,要好自小妻。穿着宜素雅,布衣胜华服。
第4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4、注重得体
借来的衣装不合体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衣不加寸,鞋不加分
时样的裙子还得时样的衫(搭配得体)
第4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穿衣要适时,吃饭要适量。春服宜情,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