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熙凤 2022/7/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摘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份,,。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得特别是与大城市圈相隔距离较远的城镇,政策没能播及到,大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同时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统筹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也不能充分协助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工业化水平跟城镇化建设脱钩比较严重。出现工业化的成果难以支持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甚少等现象。
当前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统筹协调不够。城乡统筹规划必须放弃以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为中心的思想,改变那种认为农村就得按照城市的模式来改造,以城市的生活模式去统领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无论是在城镇化还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都要尊重普通农民的利益,按照他们的愿望,尊重他们的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去完善小城镇生活环境,而不是盲目刻意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支持城乡一体化前提下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反对为城镇化而城镇化,也反对为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
3、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中部地区部分县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工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县域,容易带来各种各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之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实现城镇产业化,合理布局城镇产业,在突出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协调其它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产业的质量。当前中部地区面临着城镇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较粗放,没有主打产业、产业单一和品牌意识不强等现象,在推进县域工业化过程中,忽视城镇产业化的发展。
在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重要举措。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加快工业化能够为农业提供广阔市场,也能促进农产品的加工与保藏;加快城镇化,有利于相关产业合理聚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目前中部地区这三者的互动关系还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较好的循环与相互促进的机制。
二、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城镇集约发展,完善工业化社会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发展格局,提升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强烈的科学发展思想。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注重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努力实现以县工业为中心,各乡镇配合支持其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的一种良性循环局面。在整个县域经济建设中要统一规划县域工业与乡镇产业布局,统一完善其基础设施设备,加快县与乡镇的交通、信息等领域建设,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带动、支持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赢态势。 2、重视“三农”问题
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