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阅读的心得体会
阅读的心得体会1
自从幼儿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来使家长与孩子在共同阅读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家长体会到了儿童文学阅读的魅力,孩子则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知识海洋的浩瀚。
与孩子一起读书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共同经历着
经过这么多次的亲子互动式阅读,我们已经惊讶地发现,孩子的阅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主动变为了自觉,由自觉变为了自发。现在的小家伙呀,早就改掉了回家没事就看电视的习惯,总喜欢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看书;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小家伙就老喜欢把书中看到的有趣内容讲给大家听,还经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词句,有模有样的,颇有一定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推理层次。阅读,这个认知世界、吸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现在已经逐渐融进了孩子的兴趣世界里。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天下的父母亲,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教育好,可是,如果不摆脱成人的眼光,不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世界里,不与孩子互动,不用心去摸索合适的方法,不去引导激发孩子的潜力,是很难体会到亲子教育真谛的。
在共同阅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儿童阅读和思维特点有关的问题。这里略拾几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首先,面对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对几岁的孩童来说,初期的生字生词较多,较长的文章很容易让孩子厌烦,讲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适得其反。除了耐心解释之外,我们摸索了一些办法,比如:给孩子提一些有趣的问题,模仿不同人物使用不同的有趣语调和滑稽的动作,PK式阅读(游戏定角色,一人读一节,谁读错或没读好就受罚)等等,收效比较明显。
其次,就是如何让孩子读流利。我们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先认字后理解意识,而且担心念错,因此停顿较多,词句不连惯,如果读错就立即纠正的话会加剧这种现象。于是,我们鼓励他消除顾虑,大胆地用词语联想的方式阅读,孩子试后会流利许多,只是漏字和错字多了一些,我们没有再如以前一样当时打断纠正,而是改成了读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错。
另外,我们意识到,得要选择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书籍。对于二年级的学童,成人的感受、华丽的语句、复杂的逻辑思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晦渥难懂,而且,纯文字式的书籍不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如果让孩子自已选择书籍,他们更喜爱以漫画方式为主的课外书。
总之, 亲子阅读,不是形式,需要家长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实践;孩子的潜力,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引导,用心去激发!相信,每一次用心地参与,都会感受到孩子身上的发光点!都会感觉到了亲子阅读的魅力!
阅读的心得体会3
我曾经抱怨过,时间过得太快,这个世界生离死别。
我很喜欢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匆匆》。
那精彩的文字让我明白了作者,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清醒。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来表达他内心的想法。他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我们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一眨眼就要赤裸裸的回去吗?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贡献和成就。他这次为什么白走了?……
“默默地数着,8000多天一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泪流满面。”看完这个,我感慨万千。正如作者所说,时间过得飞快,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写日记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流逝;玩的时候,日子经过阵阵笑声;散步时,日子以你轻快的步伐流逝。叶子是黄色的,再变绿就不再是原来的了;天快黑了,再亮就不是同一天了。就像:今年是—年,会有—年,—年…,但是过了今年就没有现在的一年了,再也回不到—年了…
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了四千多天,但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痕迹?我反思。三四岁,学舞蹈;五六岁,学钢琴;七岁,学小提琴;——岁,学画画;十岁时,我又开始学钢琴。但是这些有什么用呢?半途而废,一无所获。时间很匆忙。十一年两年我学到了什么?时间浪费了!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开心玩的时候就会溜走;它会在你努力学习的时候溜走,但我们不能怪它,因为它来的无影无踪,去的无声无息。如果你抱怨它,它会在你抱怨它的时候溜走……你对此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能怪,那就好好珍惜!
我曾经抱怨过,时间过得太快,这个世界生离死别。但是,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一天24小时,这是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时间,那就努力改变自己吧!虽然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但是一天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留给懒惰的人的只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