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x

格式:docx   大小:18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x

上传人:尹书雯 2022/7/22 文件大小:1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
“学以致用”,当然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道德理念。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在现实情景中,有关道德问题总是以极为复杂的形象呈现出来,若是一味灌输、封闭式的教学,必将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还是道德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现代社会对自主、自由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很难充分发挥其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这种类似的专制的,教条式的直接德育必将是行不通的。此外,还有不注重对青少年有效地进行法制方面的宣传,也即使没有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以及个性实际。
再看美国,在教育上更加主张民主的经济强国,他的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的表现:
在过去的30年间,男性自杀与杀人死亡人数分别以441%和479%的比率增长着。而自1980年以来,18岁以下青年被拘捕率也增长了38倍。同一时期,少女未婚生育人数增长率以每年621%的速度快速增长。在这些青年越轨行为大量出现时,青少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态度普遍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显示:1976-1986年,高中生认为“有钱”是非常重要的人数几乎减少了一半。最近一次他们的大学新生问卷调查表明,“想利用在大学求学之机建立有意义的人生哲学”的学生人数有1967年的83%下降到1986年的40%。在同一时期,将大学视为“将来谋取金钱的手段”的学生由43%增加到74%。
当然,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当然,不是说美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只是是在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段段的小插曲。相对于在教育上一味专制的中国来讲,美国的教育已经是“相当民主”,甚至是放任的了。前者出现了一系列恐怖的数字,后者看来也不“逊色”。
勒温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的作风对学生发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于导致学生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或许,这就是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类极端的真实写照。
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形很多: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针对如此复杂的道德问题环境,作为以国家为单位,共同应对已经是刻不容缓。
现在很多国家,在重视经济建设,甚至经济已经是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道德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很可能被不协调的现实或腐朽落后的观念给腐蚀掉,进而出现“经济发展,道德沦丧”的局面。世界各国教书育人,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师师德的中心要求。老师在对学生德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用我们的方法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所得到的,最主要的,最强烈的,经常保留着印象,就是这种活动的特殊的可塑性以及它的巨大可能性。无论如何,东西都不是固定的,不变的,只要实现了适当的条件,一切都是随时可达到的,并总是向着最好的方面改变的。
当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要找到并实现适当的条件,以促成德育上的飞跃。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克服发达生产力的高度的物质文明与不相协调的矛盾,提出,应当在思想道德上进行一次革命,把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当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宏伟目标。
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学》一书中提到:学校课程必须增加道德教育的时间以改变整个学校课程的不平衡状况。看一下英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他们不提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也不提倡给学生提供一些标准答案,而主张以“中立”的方式呈现内含道德价值观念的教材,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不断树立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道德观念。日本的德育,相当注重德育。这样的事实,理论等还有很多。
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生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