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

上传人:晓星星 2022/7/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件差,发展明显滞后。
   第三,,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在70%以上,其中美国、德国达到95%,而我国平均只有6%。,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的农户通过定单销售。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交易技术采用率较低。目前仅9。2甲。的农村批发市场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技术,73。2%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仍采用传统对手交易方式,只有2%,由于流通技术的滞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5%的水平。 
ﻭ  第四,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多年来国家投入不足、建设滞后问题严重,如农村人均商业面积仅约为城市的1/10,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陈旧,电子信息、冷藏等设备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单一,大部分批发市场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交易结算、安全监控、,目前只有41。7%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库, 
%的配备了冷藏车, ﻭ    12。9%的有陈列冷柜。据调查,目前我国只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少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进入冷链系统,而欧美国家进入冷链系统的农产品比例为85%,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鲜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70%。 ﻭ    第五,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目前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大多是个体商户、运销农户和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 ﻭ 第六,,有的地区市场布局过多、浪费严重,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有的地区市场建设严重不足,沿街叫卖、沿街为市、占道为市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场管理落后,重收费、轻服务现象突出,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劣质商品流通、乱涨价、欺行霸市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消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部最近组织的抽查表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39家生产企业的4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40.6%。2006年前三季度,仅质检部门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近2万起,违法案件案值达3亿元,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三、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ﻭ  建设发达的流通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