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短新闻两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短新闻两篇.docx

上传人:wz_198614 2022/7/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短新闻两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出乎意料,周汉民没有    ,反而对敏感的区内金融改革试点畅所欲言。他坦言自贸区的细则很快就要出来。
②从球渐成气候,正在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摘编自2016年10月31日央广网)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物联网的逐步成熟势必会给当前企业造成冲击,同时,物联网的成熟也会带来新的机遇,为传统产业提供转型的契机。比如引入全新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企业运管模式等。
经过多年发展,物联网的理论和应用在中国开始“遍地开花”。多位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前景光明,但依旧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不应偏离服务制造业这一基点,不同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另一方面,中国物联网的应用普遍处于初级阶段,高端传感器严重依赖进口,对大数据的运用能力也亟待提高,这需要产学研各界共同冷静思考,携手破题。
(摘编自2016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当前,物联网在重新定义人们生活的同时,又如何“施展拳脚”,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呢?
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和变革之中,制造业向中高端加速迈进,物联网将成为一把利器,助力中国制造华丽转身、破茧成蝶。邬贺铨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继续推进、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产业与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深度结合,应用领域更宽,经济价值更大。专家分析,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物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革命,而且还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业态、新动能加速孕育兴起,成为“挑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而改变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格局。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前景广阔,但我国物联网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比如,高端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实力偏弱,应用水平较低,全产业链协同性不足,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滞后,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下一阶段还应着力补齐传感技术、设备水平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助推物联网与应用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更快地融合。
工信部科技司卢希表示,未来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可控,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2016年11月3日《凤凰财经》)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工业化大生产中也可以搞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的层次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B.物联网的逐步成熟势必会给当前企业造成冲击,同时,也会为传统产业提供转型的契机。
C.作者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继续推进、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产业与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深度结合,应用领域更宽,经济价值更大。
D.未来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可控,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
解析:从材料中看,C项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邬贺铨的看法。
答案:C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工业机械手在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的配合下能够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B.目前开发出的远程生命侦测感应设备,可以通过录像机侦测婴儿的体温,这表明有些产品已开始向智慧医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