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汽车工厂设计手册
汽 车 工 厂 设 计 手 册
(机械加工车间)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工厂设计院
K=K1K2K3=被代表产品劳动量/代表产品劳动量
K1—重量系数。 K1=(Q1/Q2) Q1—被代表产品重量,Q2—代表产品重量。~2范围内。
2/3
当年产量之比值(N1/N2)在10以上时,生产性质已发生变化,工艺条件不同,该折算方法已不适用。
K3—简单系数,依据产品的构造、外形、加工工艺性、零件外表光滑度和加工精度等不同因素而确定。
机械加工车间类型与生产性质的划分 a. 机械加工车间的类型
b. 机械加工、装配车间的生产性质
2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工作制度
机械加工车间的工作制度一般设计为两班制,车间内个别部门,个别设备可以实行三班制。目前,我国全年法定工作日为251天(即全年日历天数扣除双休日104天和10天法定假日)。 年时基数
工人年时基数:工人全年实际工作时数,要从251天全部工时中扣除肯定的缺勤时间,通常工人的工作时间损失率以8%计算,若女工比例较多时,年时基数还需降低。
设备年时基数:考虑到正常维护设备所需的停工时间,按设备的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制度确
定设备年时基数。
3 劳动量
劳动量是打算车间生产规模、设备、人员和面积的主要因素,正确制定劳动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一环。 劳动量的根本概念
每套产品劳动量(台时)—生产每套产品所需全部加工设备时间的总和。 每套产品劳动量(工时)—生产每套产品所需全部生产工人时间的总和。 单件零合件劳动量(台分)--生产每个零合件所需加工设备时间的总和。 单件零合件劳动量(工分)--生产每个零合件所需生产工人时间的总和。
当多机床治理系数等于1时,每道工序的台分等于工分;在概略计算时,工时/台时=~,大批大量生产时取小值,成批生产时取较大值。 装配、涂装等工序的劳动量只按工时(工分)计算。 单件工序时间确实定
进展具体的工艺分析,计算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
该具体计算工时定额的方法,要求设计人员对设计人员对生产的毛坯、操作过程、切削用量选择等状况较熟识,否则将会严峻脱离实际。正确使用该具体计算方法,各工序的劳动量比拟精确,工序间的水平较全都,尤其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合理确定劳动量有肯定的积极意义;其缺点是非常麻烦,目前应用较少。
T单=T基+T辅+T技+T组+T自 T单—工序单件时间;
T基—指工序过程的根本机动时间;该时间是依据选择合理切削用量进展计算的机动时间。 T辅—指工序过程的零件装夹、换刀、测量等帮助时间;依据不同的产量以K值进展修正,~。
T技—指分析工艺方法及消化图纸的时间;
T组—指开工前后整理工具、清扫卫生等组织效劳时间; T自—指上卫生间、工间休息等自然消耗时间;
T技+T组+T自—一般依据设备类别按占T基+T辅的百分比求得(查定额手册)。 T价=T单+T调/h
T价—单件计价时间; T调—设备调整时间; h—批量数=年纲领数/每年投入次数。 三结合制定工序定额
由技术人员、工人、领导参加的三结合方法制定工序定额,该方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的工厂设计中,是一种即牢靠又快速的方法。但是,在估算中消失的偏差会造成定额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比照法制定工序定额
依据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