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火电厂粉尘危害和防治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电厂粉尘危害和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2/7/23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电厂粉尘危害和防治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火电厂粉尘危害和防治措施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对于火电厂,主要有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移的煤尘,锅炉运行中产生的、锅炉检修中接触的锅炉尘,干式除尘器运行、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综合

火电厂粉尘危害和防治措施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对于火电厂,主要有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移的煤尘,锅炉运行中产生的、锅炉检修中接触的锅炉尘,干式除尘器运行、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电焊操作产生的电焊尘,采纳湿法、干法脱硫工艺的制粉制浆系统产生的石灰、石灰石粉尘及石膏枯燥系统、脱硫废渣利用抛弃系统产生的粉尘。
硅尘一般是指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以石英为代表的硅尘是电力行业危害性最严峻且危害面较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火电厂的煤尘一般是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排放质量浓度为10 mg/m3),尘粒分散度高 ,直径小于5 μm的占73%。锅炉尘一般是含有10%~40%游离SiO2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排放质量浓度为2 mg/m3),尘粒分散度高,直径小于5 μm的占73%。焊接尘是在焊接作业时,由于高温使焊药、焊接芯和被焊接材料熔化蒸发,逸散在空气中氧化冷凝而形成的颗粒极细的气溶胶,焊接气溶胶再冷凝后形成极细的尘粒,其中1 μm以下的尘粒约占90%以上。电焊尘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组成,当使用高锰焊条时,空气中的二氧化锰的含量远远超过氧化铁的含量。除尘器、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也是含有10%~40%游离SiO2的粉尘,粒径一般在15 μm以下,5 μm以下的占有相当份额。脱硫装置制粉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其主要成分为CaO、CaCO3或其他脱硫剂(脱硫剂的品位一般要求纯度为90%或95%)。脱硫装置石膏处理或废渣处理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


粉尘的分散度越高,即粉尘粒径越小,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越高,在空气中悬浮越长久,工人吸入的时机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呼吸性粉尘可沉淀在呼吸性的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易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即尘肺病,属国家法定职业病。其中硅肺、煤尘肺、电焊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等均属于以胶原纤维增生为主的尘肺。职工长期高浓度吸入含量大于10%的游离SiO2粉尘(即硅尘),会引起硅肺病。肺组织胶原纤维性变是一种不行逆转的破坏性病理组织学转变。目前尚无使其消退的方法。对于这一种尘肺,尤其是硅肺的治理,主要是对症治疗和乐观防治并发病,以减轻患者苦痛,延缓病情进展,努力延长其寿命。火电厂生产性粉尘73%以上是粒径小于5 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肯定要重视粉尘危害后果的严峻性,做好粉尘防治工作,防止尘肺病的发生,爱护职工安康。
防治详细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