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习生 护理岗前培训
2022/6/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
手卫生及相关名词的定义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022/6/1
18
手卫生及相关名词的定义
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指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免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外用水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落实手卫生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六部洗手法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
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六部洗手法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
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六部洗手法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
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六部洗手法
第五步
拇指在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内外夹弓大立腕
26
注意: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要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干手办法
×
×
免洗速干手消剂进行手卫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请使用快速手消剂!
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
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所用时间少,作用快
不需要水和干手纸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 2011年1月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NDM-1和产KPC的细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艰难梭菌(CD)等。
多重耐药菌隔离标识使用
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请在患者的腕带上行蓝色标记,以提示该病人为耐药菌感染。
方便转诊后的科室知晓存在耐药菌感染。
“您洗手了吗”隔离标识挂于床头或床尾。
隔离医嘱
在病人床边挂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剂;
病人床边备黄色垃圾袋(所有废物按感染性对待);
病人床边备隔离衣;
可复用使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
对病人及家属宣教;
转诊患者之前通知接诊科室;
接触该病人或其环境前后进行手卫生 ;
(每日交接班报告中显示)。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
正确佩戴口罩
口罩的类型
一次性卫生口罩
一次性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面罩
护目镜:防护眼睛
面 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隔离衣
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喷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或围裙。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
体液
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
隔离
采取防护措施
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
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情景:在从事医疗活动及相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