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3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sdnmy78 2022/7/23 文件大小:1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
一、概念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
三、注射部位
上臂三台、车,洗手,记录。
〔三〕效果评价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
3、注射部位选择适宜。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八、考前须知
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刺入肌层。
2、对甚为消瘦者,可捏起皮肤并减小进针角度刺入,皮下脂肪厚度影响注射深度〔如下列图〕,不同型号针头进针角度应有所不同。
58mm
5
8mm

5
8mm
55mm
5
8mm
准确测定皮下脂肪组织分布,应采用腰臀比(WHR):
WHR(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
正常值:女性 WHR< 不同型号针头不同进针角度
男性 WHR<
3、侧握式持针时,食指只能固定针栓,不可触及针梗,以免污染。
-
. z.
4、需长期注射者,应有方案地更换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约1cm
5、注射时应避开瘢痕、压痛、结节等部位,以免药物吸收不良。
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响、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
7、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按规定时间开场进食,防止不必要的活动,以免因注射时间太长而造成患者低血糖。
8、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做皮下注射。
9、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九、并发症及处理
〔一〕出血
1、发生原因
1) 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 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2、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发型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 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3、预防及处理
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防止刺伤血管。
2) 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 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 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二〕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
2) 不正确抽吸药液可吸入玻璃屑、橡皮粒等微粒,在进展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中无法吸收,结果导致硬结形成。
-
. z.
3) 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皮下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