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100文件编号:cs-aq-13-2016
“安全”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15—2019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要用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责任,确保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和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来影响每一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进行培育,才能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新局面,这也是左右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4、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注重精神文明内涵。
公司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确立“安全、环境、责任”的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清楚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是提升职工安全思想境界的前提。公司计划从公司大门开始至公司每一个地方,设置安全指令、安全寄语、安全警句等牌板,形成安全教育的“走廊”;党、工、团等组织在公司区域内不间断开展安全活动,建成安全教育的“阵地”;由工会、党群工作部门系统分工负责园区宣传栏、黑板报,健全安全教育“园地”。
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灌输“金钱再好,没有生命美好;时间再紧,没有安全要紧”、“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安全是企业的信誉资本,是员工工作能力的肯定”的信念,完成“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最后到“我会做”的转变过程,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增强全面性,克服片面性,防止顾此失彼,防止从一种偏向走到另一种偏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程序手册
103文件编号:cs-aq-13-2016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转变员工安全观念,形成安全习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超前安全防范意识,使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有不断的飞跃和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确保不出事”和“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政治、公司的第一效益、职工的第一福利、干部的第一责任”的安全理念,使“我要安全”成为干部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
5、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执行力,使精神文明渗透到生产过程中。
将加强人的管理贯穿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抓好管理机制,使安全管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是安全工作考核制,实行中层干部和职工安全考核,把安全管理和个人利益挂钩,增强了各级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二是安全检查拉网制,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建立安全检查盲区排查制度,实行纵到底、横到边和盯住式的检查办法,不留死角,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得以真正落实。
三是安全隐患排查制,狠抓安全隐患的治理,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进行整改。
四是安全生产联责制,严格执行职级管理、干部工人双向监督、注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管理到现场、措施落实到现场、解决问题到现场。
五是安全生产检查制,按照制定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安监员、专业技术人员、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的作用,对公司内各点进行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做到各类检查时时有、不断线。
六是对干部与职能部门盯班制,使干部切实把精力和的时间放在抓现场安全生产上。
七是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凡事有奖有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程序手册
104文件编号:cs-aq-13-201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对企业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地讲,员工的行为是制度来约束的,再好的安全制度,如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性。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
6、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人的素质是决定公司的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人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