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靳雯雯 【摘 要】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会计准则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会计控制是会计准则的重要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会计控制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会计准则进行收支活动;(3)对为授权就取得或者是处置的资产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并且要及时发现。对于这些财产要进行适当的处置,并且在财务报表中要做特殊处理。
在2002年我国也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即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使用财务报告来反映企业经营的成果。而在资本市场的监督过程中,要通过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才能了解企业经济的具体状况,从而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更好配置。所以财务报告是十分重要的。
1999年中国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七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提出了会计控制包括“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在内的三大目标。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会计控制的要求。中国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7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要求,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成为人们的目光聚焦之地。财政部等五部委2010年4月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及其配套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予以披露。这些规定从客观上要求内部控制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适应资本市场的需要。
从国内外实践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领域逐渐突破了会计控制的范围,向全面风险控制发展,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更加突出,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正在成为共识。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同样突出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国当前条件下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控制的重要标准和核心标准,为会计控制搭建统一的制度平台。贯彻会计准则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法定职责,因此,会计准则视角的会计控制的目标与会计准则的目标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高度一致。企业应加强企业会计控制建设,建立科学严密、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会计控制,形成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在保障机制,通过确保会计准则有效实施,从而为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保证。人们对臭名昭著的“安达信”案例的反思也恰恰说明,会计行业有必要归其本原定位,应该是以财务报表鉴证为核心开展会计控制审计,而不是咨询。
3. 强化企业会计控制,促进会计准则实施
。上市公司应依据《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会计控制体系,发挥会计核算、监督和报告职能,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完整。一是企业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一支熟悉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队伍。二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三是企业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将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四是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促进会计控制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