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等厚干涉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1,017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等厚干涉实验.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7/24 文件大小:10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等厚干涉实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等厚干涉实验
仪器介绍
读数显微镜
钠灯
平凸透镜
劈尖
返回目录页
读数显微镜
返回
目镜
物镜
上下移动旋钮
水平移动旋钮
读数标尺
读数盘
钠灯
返回
钠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在等厚干涉实验
仪器介绍
读数显微镜
钠灯
平凸透镜
劈尖
返回目录页
读数显微镜
返回
目镜
物镜
上下移动旋钮
水平移动旋钮
读数标尺
读数盘
钠灯
返回
钠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在放电管内充有金属钠和氩气。开启电源的瞬间,氩气放电发出粉红色的光。氩气放电后金属钠被蒸发并放电发出黄色光。
。这两条谱线很接近,所以可以把它视为单色光源,。
平凸透镜
返回
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组合成牛顿环实验样品。
平凸透镜
平板玻璃
劈尖
返回
两块光学平玻璃重叠在一起,在一端插入一薄纸片,制成实验样品。
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
薄纸片
实验内容
实验公式


返回目录页



返回
在空气厚度为e的地方,上下表面反射的光的光程差为2e+λ/2,光程差为(2k+1) λ/2处为干涉暗条纹,得到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返回
第K级干涉暗条纹对应的薄膜厚度为ek=kλ/2 k=0时,e=0,即在两玻璃板接触处为零级暗条纹;若在薄纸处呈现k=N 级条纹,则薄纸片厚为
d=N λ/2条纹,又由暗条纹总数N=L/△x’得到薄纸片厚度的计算公式:
d=L λ/2 △x’
X
r
ek
操作要点
仪器布置
观测干涉条纹
测量直径
测量薄纸片厚度
返回目录页
仪器布置
返回
观测牛顿环和劈尖干涉条纹
返回
光源对准目镜筒上的45°平板玻璃,调节平板玻璃方向,使光垂直照在平凸透镜装置上。此时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黄色背景。
被测物体放到载物平台上,调节目镜清晰地看到十字叉丝,然后由下向上移动显微镜镜筒(为防止压坏被测物体和物镜,不得由上向下移动!),看清牛顿干涉环。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劈尖干涉的条纹。
测量牛顿环直径
返回
取m=15,n=5。横向改变显微镜筒位置,使叉丝由第15圈外向第15圈移动直至叉丝交点与之重合,读取C15,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叉丝至第5圈读取C5 ;仍按原方向移动叉丝(为防止产生空程差),越过中央暗环,按同样方法读取C'5 、C'15 。
将牛顿环旋转若干角度,重复以上测量共6次。
测量薄纸片厚度
返回
由于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很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测量n条干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取n=10,横向改变显微镜筒位置,使叉丝与某级暗纹重合读取X0 ,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叉丝,每隔10条暗纹依次读取X1,X2, … ,X5。
测量交棱到纸边的距离L,重复测5次。
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
曲率半径计算
不确定度评定
返回目录页
数据记录表格
下一页
次数
1
2
3
4
5
6
C15
C5
C’15
C’5
D15
D5
单位:mm

返回
次数
0
1
2
3
4
5
Xi
△ X
L始
L末
L
单位:mm

曲率半径计算
返回
薄纸片厚度的计算
不确定度评定
返回
先分别计算u(D15) 和u(D5),其中B类不确定度均可取 。
由传递关系计算R的不确定度。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d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取1位。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