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技术进展情况.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技术进展情况.docx

上传人:zhangshut 2022/7/24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技术进展情况.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内外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刘纳新
目录
国际煤气化技术 2
煤炭气化技术 2
煤炭液化技术 6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7
国际煤化工产品开发进展情况 8
大型煤气化成为煤炭利用的技术热点 8
车用替代燃料ell气化炉与Texaco气化炉技术经历相似, 在渣油气化基础上开发成功。原料粉煤由N2或CO2携带,固相输送 进入喷嘴。95%的氧与蒸汽也由喷嘴进入,-。 气化温度为1500-1700'℃,冷煤气效率为79%-81%;原料煤热值的 13%通过锅炉转化为蒸汽;6%由设备和出冷却器的煤气显热损失于 大气和冷却水。煤气携带煤灰总量的20%-30%沿气化炉轴线向上运 动,在接近炉顶处通人循环煤气激冷,激冷煤气量约占生成煤气量的 60%-70%,降温至900℃,熔渣凝固,出气化炉,沿斜管道向上进人 管式余热锅炉。煤灰总量的70%-80%以熔态流入气化炉底部,激冷 凝固,炉底排出。主要优点:采用干煤粉进料,氧耗比水煤浆低15%, 使空分装置规模缩小,投资降低;碳转化率达99%,煤耗比水煤浆低 8%;调节负荷方便,关闭一对喷嘴,符合则降低50%;炉衬为水冷 壁,无耐火砖衬里,据称其寿命为20年;且每台气化炉设有
4-6个 喷嘴,喷嘴寿命为1年,因此气化炉检修周期较长;气化过程无废气 排放,系统排出的融渣含碳低,可用于水泥等建筑材料。主要缺点: 设备投资大于水煤浆气化技术;气化炉及废锅炉结构过于复杂,加工 难度加大。总之,从加压、大容量、煤种兼容性大等方面看,气流床 煤气化技术代表着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水煤浆和干煤粉进料状态各 有利弊。
GSP煤气化技术具有一些技术上的优势,GSP气化技术 在煤粉制备、气化部分、黑水处理与Shell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废 热回收利用、除尘系统完全不一样。GSP高温煤气采用冷激流程和德 士古相似。冷激温度下的煤气所含蒸汽满足粗煤气变换所需水蒸气。 所以投资省,同规模气化装置若用于制合成气,Shell粉煤气化投资 比GSP气化高60%,每Nm3煤气成本高15%左右。所以GSP适合 制合成气。
TRIGtm气化炉是基于KBR应用于炼油领域的流化床催化 裂化技术开发而来的,与传统的流化床技术相比,TRIGtm气化炉的 循环率更高,速度更快,上升管密度更大,因而其产量更高。TRIGtm 气化炉设计简单,没有内件、移动件和氧气燃烧炉。
TRIGtm气化炉具有如下特点:
采用循环流化床,固体物质循环率高;
特别适于采用煤阶低、灰份高的煤;
操作压力为30-40巴,操作温度约为900〜1050℃;
无内件或膨胀节,无氧气烧嘴,无易损部件;
合成气纯度高,不含焦油或固体杂质,适于生产化工产品和燃料。
TRIGtm气化炉单台设备处理能力大,每天可以处理4000吨煤, 合成气有效成分高,由于采用间接冷却,不产生废水。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分为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 气化制得合成气(CO+H2),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F-T合成等)转化成有 机烃类。煤间接液化的煤种适应性广,并且间接液化过程的操作条件 温和,典型的煤间接液化的合成过程在250℃、15〜40个大气压下操 作。此外,有关合成技术还可以用于天然气以及其他含碳有机物的转 化,合成产品的质量高,污染小。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在国外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南非基于本 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建成了年耗煤近4200万吨、生产合成油品约 500万吨和200万吨化学品的合成油厂。在技术方面,南非SASOL公司 经历了固定床技术(1950〜1980)、循环流化床(1970〜1990)、固定流 化床(1990〜)、浆态床(1993〜)4个阶段。
直接液化是煤直接通过高压加氢获得液体燃料。1913年,德国柏 吉乌斯首先研究了煤的高压加氢,并获得世界上第一个煤炭液化专 利。到1944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达到423万 吨/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提供了2/3的航空燃料和50%的汽 车、装甲车用油。20世纪50年代起中东地区发现大量廉价石油,使煤 炭直接液化暂时失去了竞争能力,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又使煤炭液 化技术开始活跃。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是德国的新液化 (IGOR)工艺,美国的HTI工艺和日本的NEDOL工艺。这些新液化工艺 的共同特点是煤炭液化的反应条件比老液化工艺大为缓和,生产成本 有所降低,中间放大试验已经完成。目前还未出现工业化生产厂,主 要原因是约为
25美元/桶的生产成本仍竞争不过廉价石油。今后的发 展趋势是通过开发活性更高的催化剂和对煤进行顶处理以降低煤的 灰分和惰性组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