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节 政策建议和展望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卫生医疗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集中论述,把医改的重要性提到一 个新的高度,提出了到2020 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奋斗目标,为医改指明了前 进方向。深入领会中共中共十七大报告对医改提出的新精改问题,而不是站在哪个部门角 度进行政策研究和决策。三是树立公共管理的理念。在建设卫生医疗体系过程中,应区分卫 生、医疗、药品、保障几个不同领域特性,按照各领域发展规律,科学界定政府作用和市场 机制的作用,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调动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等社会力量 参与,共同实现医改目标。四是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由过去习惯以管理者为中心 来提供服务,转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进行服务;由习惯向单位人提供服务,转向为社会人提 供服务;面向大众,面向普通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三、明确政府职责,加强政府公共管理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应按照医疗卫生领域不 同服务产品的不同性质确定管理体制:公共卫生和非营利医院需要政府投入,政府应直接给 予支持;社会医疗保险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药品生产流通、营利性医疗机构、商业健 康保险主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加强监管和引导;对于贫困人口、老年人、儿童、残 疾人等特殊群体,政府应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劳动者的医疗保障,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 合理分担。加强公共管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而是由政府充当协调者,将公共部门、私人 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组织起来,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建立系统网络,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 服务。
四、适时科学调整卫生医疗干预路径
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卫生政策干预失当,造成公共卫生弱化、医疗服务畸形发展,在疾 病谱业已转变、医学模式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卫生医疗干预路径没有及时调整,造成医疗模 式落后。目前严重影响健康、造成巨大医疗负担的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这些疾病是 没有办法通过大病统筹的费用分担机制来化解的,因此调整卫生医疗干预路径势在必行、迫 在眉睫。根据正在发展变化的危害健康的因素和形势,应该实行“加强预防,巩固基层,采 取积极的医疗政策”的干预政策,“加强预防”就是强化公共卫生中的薄弱环节,完善健康 政策,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巩固基层”就是在战略上调整卫生资源,将人力物力投向 基层,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采取积极的医疗政策”就是在医疗服务和医疗保 障领域要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思想,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控制小病向大病发 展,阻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五、解决几个重点问题,建立卫生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1).通过对公立医院的治理,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目标相协调。未来改革应 该通过对医院进行有效治理,科学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 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遏制和化解医院创收的冲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卫 生部门防病,而医院却担心病人少、希望病人多的矛盾局面,只有整个卫生行业都千方百计 让居民少发病、不发病,居民健康水平才能有切实保障,卫生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2)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医疗政策,使卫生总投入和总产出相一 致。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单纯追求投入的规模以及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也不仅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