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生物区域主义、学术研究和实践主义.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区域主义、学术研究和实践主义.docx

上传人:PIKAQIU 2022/7/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区域主义、学术研究和实践主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区域主义、学术研究和实践主义


[摘 要]本文是对闻名生态批判家布兰奇教授的访谈。在采访中,布兰奇教授探讨了日渐全球化的背景下外乡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地域主义中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如何区分于“coming more ecologically literate.


Key words: bioregionalism; scholarship; activism
张生珍(以下简称张):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很多生态批判家都在更多地思索与本地风貌之间加强联系的重要性。您持怎样的观点,又是如何实践的呢?
布兰奇:具有挖苦意味的是,人类文化快速全球化的结果却是重新加强了对外乡的关注。我们之前的共识是,在前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不得不分而聚之,而随着全球沟通和贸易的加深,人们可以借以超越这种外乡观念,但现在看来,全球化不仅无法超越,反而会促进地方化。也就是说,我们越有力量促进经济、艺术、人才的全球化沟通,就越能了解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如何工作和生活,他们的信仰和乐趣是什么。这能帮忙我们更加清楚地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审美观和文化****俗。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新颖、意想不到的感受,即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及风貌,这种接触使我们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熟悉自己的家园。
但是,我还要说的是,全球化也促进了地域之间的联系,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全球化会威逼到个体及文化的独立性。假如从圣弗朗西斯科到上海,全部的麦当劳连锁店都是一个风格,包括芝加哥、纽约在内的世界上全部的城市都在上演迪士尼的电影;那么我们不禁会担忧,外乡风貌的独特性以及食物、音乐、舞蹈和其他文化****俗的独特性都将会因被模式化、同质化而不复存在。我这么说并不是默许对外国文化的排斥行为,而是全球化的浪潮使我们的外乡文化和自然景观变得更加宝贵、更加脆弱,从而也就更加特殊。令人困惑的是,在人文学科中,对外乡的持续关注既是承受全球化的表达,又是抵抗全球化的方式。据说,为了乐观地爱护自己的家园,人们必需先喜爱这片土地,要喜爱就必需了解,要了解就必需亲身体验。全球化帮忙我们以一种新式、丰富多彩、更有意义的方式重新熟悉自己的国家——用亲身体会和文学等艺术的表现方式。


这就是在步入新世纪之后,我对文学、文化和环境讨论中地域性的重要性的熟悉。就我亲身实践而言,我认为肯定有必要把地域性讨论纳入乐观的工作和科研之中。从文化角度来讲,这或许意味着去了解曾经居住在美洲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并且关注现住居民的生活需求。从实践角度来讲,我每天都去乡下,甚至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在以我的家为中心的10英里半径范围内,我每个月至少行走100英里,这大大地丰富了我对本地的熟悉。但是,对外乡的体验并不肯定要如此这般步行或者必需成为一个农村居民。我只是想告诫大家,电子邮箱和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不是世界的本身。人们需要意识到,无论住在何处,都应深深地扎根在哺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