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文档名称: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ppt

格式:ppt   大小:710KB   页数:8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4 文件大小:7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
第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一章 精防康复管理基本常识
“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自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已从一个摸索、总结经验的阶段逐步发展症状
三、哪些人易患精神病
四、常见精神疾病简价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伴发的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与老年期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
五、在精神病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精神病能否彻底根治
(二)精神病会不会遗传
(三)精神病人能不能结婚、生育
第20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什么是精神病
定义:在心理活动中,大脑是物质基础,当人的大脑遭受到内外不良因素的干扰和损害时,就会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精神活动的紊乱与失调。如表现为动作和行为的怪异、思维和情绪的反常等,出现胡言乱语、丧失理智、哭笑无常、焦虑抑郁、自语痴笑等。
第2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什么是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
第22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病是大脑功能紊乱的结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病发生的呢?笼统地说,可以认为精神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但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发病原因也并不相同。
第23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人类的心身健康,也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概括地讲,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影响患者的一生
②给社会造成危害
③给家庭造成负担
第24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精神病的常见症状
如把墙上的影子看成妖魔鬼 怪,把地上的稻草绳看成一条蛇。“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他们典型的错 觉。
如病人在没有任何人和他说话时,却听到有人在谈论他;在没有任何不良气味时,却嗅出一股恶臭味……对于这些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虚幻知觉,病人往往信以为真。(举例)
第25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病人显得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甚至似有大祸将临之感,惶惶不可终日。
病人对什么事都不关心,对任何外界事物都没有相应的反应,往往表情呆板,毫无***。
第26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病人凭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信念,尽管与事实不符,其本人却坚信不疑。例如无端怀疑有人跟踪、迫害他;认为有某种科学仪器在控制他;毫无根据地怀疑爱人作风不正;坚信自己才智超群,或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举例)
另外,精神病人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病,这种情况叫作“自知力障碍”。
第27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哪些人易患精神病
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精神病都和遗传有关,譬如夫妻双方都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是50%;夫妻一方是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是30%左右。除了遗传因素,一些特殊性格类型的人,患病的可能性较大。例如,生性懦弱、孤僻、不合群、好幻想,对人缺乏热情,独来独往。
第28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不过,有些人虽不具备遗传因素和上述性格特征,但在心理创伤、躯体疾患、颅脑损伤、中毒、感染,以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仍有可能会患精神病。另外,还有一些人发生精神病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有待科学家们去努力探索。
第29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五、在精神病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精神病能否彻底根治
(二)精神病会不会遗传
(三)精神病人能不能结婚、生育
第45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家中有了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亲人得了精神病,无疑是整个家庭的不幸,但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这里给患者家属的忠告有三点:一是承认现实,二是正确对待,三是尽早医治。
另外,也有不少病人家属看到患者多次治疗未能痊愈,认为“精神病反正是治不好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治疗,这也是很不正确的
第5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许多精神病患者都否认自己有病,这是由于其丧失了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的缘故,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病人尽管病情很重,也拒绝就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患者就医呢?不妨试用下列方法:
第52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1.劝慰法
2.激将法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53页,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