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7/4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水乡——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定位】
人文性: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审美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实践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
本课选自人音版2015版4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第二首表演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一课时学****时间。属于唱游型课型。教学重难点是能够准确掌握歌曲风趣的特点,并表演歌曲。歌曲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与新客场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相结合。
【学情分析】
4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音乐体验过程。在上课之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的状态,老师会围绕着音乐要素,有所针对的设计一些铺垫的环节,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音乐学****氛围中去。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学<br****br/>目

《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中弱并运用到歌曲当中去。
重、难点
能够准确掌握歌曲风趣的特点,并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感受不同节拍的音乐作品带给我们不同的身体律动的感觉。
《我们大家唱起来》和《懒蛤蟆和小青蛙》的伴奏,让学生随音乐用脚体会强弱拍的特点,强拍跺脚,弱拍点地。
。(3拍子、2拍子)两种节拍那种让我们有摇摆、舞动的感觉?(3拍子)哪种节拍律动性更强?听上去更活泼?(2拍子)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学生学****效果评测
导入:节奏学****br/>出示X X XX XX X 0
节奏问答游戏:看影子猜动物
用刚刚学过的节奏来问学生,
X X X X X X X 0
哎它好像是谁呢?
咦它好像是谁呢?
癞蛤蟆和小青蛙长得一样吗?
X X X X X X X 0
先跟着老师边划拍式边度节奏。
学生用这个节奏来回答。
X X X X X X X 0
哎它好像癞蛤蟆。
咦它好像小青蛙。
学生交流。
?
Yes No
?
Yes No
?
Yes No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学生学****效果评测
新歌教学:
。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