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文化产业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共5123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产业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共5123字).docx

上传人:文秘资料站 2022/7/2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产业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共5123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产业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共5123字)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构建民族框架的有机命脉,这些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于传(二)文化产业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建构
对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建立要依托传统文化生存的原生土壤,这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文化的在地性决定了长久有效的保护机制就是要建立在文化本身生存的土壤之上。要将旅游产业置于文化产业的框架下发展,才能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阶段[5]。例如:大理古城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但随着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势头逐渐被掩盖,直到20世纪初,文化产业兴盛,大理地区的旅游产业才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大理依托最大白族聚居区的优势,借助白族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项目,具有白族特色的三道茶文化、周城白族扎染工艺文化、三月街、绕三灵民俗文化等成为大理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成为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文化旅游地,这样的转变建立了大理白族特色文化长效保护机制。
(三)文化产业有助于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
借助文化产业的平台重构传统文化自信观,有利于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自信是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灌溉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不论是精神面貌、风俗****惯还是语言文字,都深受其影响。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作为一种载体辅助文化自信的建立,通过文化产业独特的创意方式潜移默化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
三、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我国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使得传统文化的内核更加丰富,更加能够体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核心特质,这样的传统文化通过与科技手段的融合,创新其表现形式,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跨区域、多层面、宽视角、融合化的交流和发展。积极推动国内文化企业走出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6]。
(一)资源驱动和合理解构是文化产业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路径
资源与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互动发展的有效前提,对传统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开发效率的高低。现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等线上以及夏令营、冬令营等多样化、灵活性的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学****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文化产业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表达形式,让年轻人能够更容易地接纳和吸收传统文化。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文化旅游市场中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比如:台北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将文物这种严肃题材与文化创意进行了结合,生产出了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文化创意商品,让更多的人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认识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产业将传统文化在内容上进行合理解构,从形式上对其意义进行重构,将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易于接受,提高了其传播效率,从而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
(二)产业融合互动是提升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