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程.ppt

格式:ppt   大小:1,84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程.ppt

上传人:w447750 2017/7/5 文件大小:1.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由此看来,小康概念源远流长。那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什么新的含义呢?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战略
中共十六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年份
项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恩格尔系数
城市乡村
人均住房面积
城市乡村
1990
不足800美元
%
%


2002
超过900美元
%
%
10m2
25m2
现代化建设成就(宏观表现)
吃———营养化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
穿着五彩缤纷
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
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