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过敏性紫癜教学查房
工作总结 / 述职汇报 / 论文答辩 / 产品介绍
护理诊断
1、疼痛: 腹痛 与局部过敏性血管炎症病变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变态反应、血管炎有关。
3、知识缺乏: 有关疾病治疗预防的知识。
预期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了解疾病相关治疗预防知识
。避免诱因:避免感染,特别是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进食机体有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鱼、虾、蟹、蛋及乳类;避免寒冷刺激、花粉、尘埃、昆虫咬伤、疫苗接种。予饮食相应的指导,忌酒、辣椒,少食羊肉、狗肉、乌鸡等热性食物,可食用冬瓜汤、绿豆汤等清热利湿之品,如有脂肪肝,还应少吃蛋黄、动物肝脏等高脂的食物
、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每天询问患者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3I、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复发:避免接触与发病有关的药物或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预防寄生虫感染。注意休息营养与运动,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4I、护理计划及病情信息,取得理解和配合
3O: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4P、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与肠道粘膜受损有关;紫癜性肾炎:与肾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1I、勿食用致敏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品,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使食物损伤肠道粘膜,加重出血。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液。
2I、肾型紫癜患儿,应予低盐饮食
3I 、观察消化道症状 观察有无腹痛、血便,注意大便的颜色和性状,有血便者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和性状。消化道出血患儿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质,禁食病人给予静脉供给营养。
4I、观察尿色、尿量、尿液的性质和比重的改变,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肾炎按肾炎护理常规。
2O:7月15日患者住院期未出现并发症
知识链接——定义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小
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或紫癜,可伴有腹痛、便血
、关节痛、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荨麻疹等过敏
表现,多为自现性.
●本病多件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以
冬、春季发病多见.
●转归一般较好,少数可复发,死亡率低于5%;紫
癜在2周、4周消退者各占1/3
知识链接——病因
●感染
●食物
●药物
●其他
知识链接——临床表现
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
部分病例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
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可伴有低热、纳差、乏力等全身症状
知识链接——疾病分类
1、单纯型紫癜:损害仅限于皮肤,儿童发病多,起病急,皮损为小而分散的可触及的瘀点和瘀斑,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尤其小腿部明显,对称分布,可融合成大片, 成批出现,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可于1~2周内消退,遗留褐色斑或无痕迹。通常无全身症状,少数有轻度发热、头痛、乏力等。有些患儿伴有头皮、手足背部和眼周水肿,并有低热、乏力、不适等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但易复发。
知识链接——疾病分类
2关节型紫癜:青年成人多见,本型以关节肿胀、疼痛及多形性皮损为主。皮损除紫癜外尚可见风团、血疱、坏死等,分布于关节周围或下肢及其他部位。关节疼痛显著,发病前常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全身不适等。皮损除紫癜外,可有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血疱、坏死和溃疡。病损呈对称性分布,可表现为关节疼痛、变形及功能障碍,并以人关节为主膝及踝关节最易受累,其他关节也可累及。皮损发展时关节症状加重,并有小腿下l/3肿胀。病程约数周,但易复发。
知识链接——疾病分类
3、胃肠型紫癜:儿童及青年多见,本型腹痛症状显著。可见脐周或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便血。严重时可有腹绞痛、肠套叠甚至肠穿孔,少数病例仅有腹痛而无皮损出现,常误诊为急腹症而施行手术。此型皮损同关节型,亦可伴发关节症状。
知识链接——疾病分类
4、肾型紫癜: 除上述皮损表现外,可有明显和持续的肾脏损害(12%~49%),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为12%~40%。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炎症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亦可延迟出现。多在3~4周恢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5、混合型:皮肤紫癜合并上述两种以上临床表现。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教育:入院时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伴随症状及体征,告知此病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