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药炮制经验歌诀.doc

格式:doc   大小:2,13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炮制经验歌诀.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7/25 文件大小:2.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炮制经验歌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炮制经验歌诀
中药炮制经验歌诀

饮片切得好,分档别大小,粗细要分条,方法有技巧。
药材须纯净,少泡而多润,药透水要净,关键看水性。
质地软或硬,类别细区分,掌握吃水量,全在经验中。
饮片有厚薄腐、醋、滑石粉、砂子等,其解毒机理主要是辅料与有毒物质结合,或利用辅料排除毒物。如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易分解成为1分子甘草次酸和2分子葡萄醛酸,可与多种毒性物质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结合型葡萄糖醛酸;另外,甘草甜素还可以吸收一些毒性成分。
  
  
  2通过炮制增强药物的疗效
  
    2·1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对一些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常采用适当的方法增加其溶解度。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常具有碱的性质,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可与酸结合成为水溶性的生物碱盐,所以,多用酒或醋制含生物碱类的药物,以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如醋制延胡索。 一些矿物类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代赭石经高温煅制和醋淬后质地变得疏松,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二氧化 铁,经炮制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铁,增加了药用疗效。贝壳类经煅制、醋淬后,可使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变成可溶性的醋酸钙,也可使其他成分因药物质地疏松和醋酸作用而易溶于水。
  
    2·2改变药性炮制可改变某些药物成分的结构,降低其含量。如麻黄主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挥发油,其中麻黄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伪麻黄碱略具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挥发油能抑制流感病毒、兴奋汗腺,具有挥发作用。生麻黄因发汗力强而不适于体虚患者,蜜炙后其挥发油含量减少了50%,发汗能力降低,而麻黄碱含量减少甚微,加之蜜的协同作用,止咳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表证轻喘咳
重的患者。大黄生品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脾胃,故多酒制后应用。因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为蕃泻苷a、结合性大黄酸及其类似物质,炮制后结合性大黄酸减少,可缓合其泻下作用。生地性寒,乃清热凉血之品,酒蒸制成熟地后,可使药性由寒转温,且含糖量增加,功能则由清转补。另外因生地质味浓、滋腻,妨碍脾胃运行,酒制后可借酒力行散而起活血通脉的作用。将生地炒炭,可入血分,凉血止血,并能补脾胃,可治崩漏等出血症。生何首乌含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而通便,用黑豆汁拌匀,高温蒸制后,蒽醌类化合物可被破坏,化学成分变化引起药理作用的改变,使其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乳香、没药经醋炒能除去部分挥发油…,从而降低了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能防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巴戟天去除无药效的木心,盐炙后功效专人肾,温而不燥,又 增强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作用。肉豆蔻含刺激性较强的挥发油(22·9%),其中有毒物质肉豆蔻醚能使人惊厥,采用滑石粉烫炒司使其毒性成分受热挥发,从而降低毒性。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对于一些药物的炮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炮制方法具有科学性,不仅确保了
中药材的质量,而且提高了临床疗效。
> 删除
中药炮制术语
中药炮制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医疗实践,不断试制试用和总结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技术资料,这些资料大多都载于历代古医书和本草文献中。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难以理解的专用名词术语,因而给初学者带来不少困难。笔者摘录一些常见术语,供大家在工作和学习时参考:
  水飞:利用不同细度的药材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而取得极细粉,并除去水溶性杂质的方法。
  抢水洗:对某些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的药材,为避免吸水过多影响切制,避免有效成分过多损失,而采取快速洗涤的方法。
  镑片:将经软化的药材用镑刀或镑片机镑成极薄片。
  水研:指研粉时在研钵内加少量清水同研,研至符合规定时倾出,晾干。
  武火:指大而猛的火。
  文火:指小而缓的火。用文火加热的锅,温度约为110
℃~130℃。
  文武火:指中等火力。
  酒蒸制: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入定量的黄酒,拌匀。至酒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然后置锅内蒸至符合规定。取出,干燥或作进一步加工。
  姜蒸制:取规定量的鲜生姜,洗净,压榨取汁,与药材或切片拌匀,闷至姜汁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蒸至符合规定时取出,干燥。
  醋炖制:将经预处理的净药材或切片与定量的米醋拌匀,闷至醋液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然后将药材和未吸收完的醋液一并装入炖罐内,加盖。隔水炖至符合规定时取出,干燥或进一步加工。
  炒黄:又称“炒香”。系指用文火或武火将药材或生片炒至表面呈微黄色或深黄色(但不焦),此时可闻到药材固有的香气。
  炒焦:指用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