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诗歌的抒情手法试卷.ppt

格式:ppt   大小:24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歌的抒情手法试卷.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7/7/5 文件大小:2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歌的抒情手法试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至分水戍①
骆宾王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②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注】①本诗为诗人早期作品,诗人入京应试,结果名落孙山,乃出西京,至分水岭,然后告别中原南下。②宿莽:经冬不枯的草。
本诗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开篇直抒胸臆,用“离忧”“怆”等词语直接抒写自己面对分水岭时内心的忧伤。
②后文着重借景抒情。
颔联借浪涡回旋、曲涧深幽,表现诗人惆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颈联描绘迥异的南北风景,借此表现诗人告别京城、远离中原的哀伤;结尾以“霜晨”“寒风”形象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哀怨。
抒情手法(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象征)
借物喻理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吊古抒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直接抒情。
有的诗歌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兼有。
如唐代诗人高适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哪里是直接抒情?哪里是间接抒情?
诗的前两句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北国寒冬图: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以这暗淡的景色暗示送别友人时内心无尽的伤感、凄楚之情。
后两句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质朴而豪爽。
2、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通过景物描写予以抒发。
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进一步推究,借景抒情又分为
触景生情、以情驭景、
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
触景生情:先看到景,由眼前之景引发某种思想感情。
以情驭景:作者心中已经先有了某种感情,然后根据主观感情来选取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