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罗拉一家人得了寒热病,幸亏家狗杰克找来经过门口的医生,还有邻居史考特夫妇不眠不休、不分日夜的照顾他们,才捡回一条命,正和我们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
还有一段情节让我觉得很温馨,居住在大草,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样一段(十二章挖水井):有一次,劳拉爸爸的邻居帮爸爸挖水井。邻居因为吸入过多的瓦斯气体晕倒了,爸爸把他拉了上来,才让他的邻居得救了。在这一段话里,我体会到了邻居很重要,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水井,才有水喝。有了我们,邻居才有了第二次生命。在实际生活中,邻居是我们的助手,同时我们也是邻居的帮手。邻居之间互相帮助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也有这样一对邻居,在装修的时候,装修工人把电表弄坏了,所以两家人用一块电度表,可是403的房主不怎么用电,电表转到500度,收费时404房主不在,只好由403房主交了370元,404房主一回家403房主就找上门来,可是404房主并不认帐,非说这500度电只有100度是他们用的,他只交74元钱。403房主知道自己不可能用400度电,于是两家吵了起来。最后,404房主的女儿说:“爸爸您忘了吗?装修时我们看过电表,大概用了450度电呢!爸爸脸红了。从此无论做什么事情两家却成了一对非常好的邻居。
邻居之间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邻居。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3
在阅读的海洋中,我体验过鲁滨逊的荒岛求生,品尝过狼王梦中母狼的坚韧与无助,也曾为费恩对韦伯的爱护而感动落泪。而最让我感到有收获的,是我最近看的《草原上的小木屋》。
这本书主要讲了劳拉一家,从威斯康辛州的大森林,搬到堪萨斯州草原上的故事。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暴风雨,马车轮上沾满了泥,停留了一个星期;之后又惊险万分地渡过水流湍急的小河;到达草原时,他们还遇到了狼群包围,草原大火,来势汹汹的草原热命,然而面对这种种困难,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地盖起了小木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因为劳拉一家的奋斗,而久久不能平静。当渡河时,河水差点把马车推翻,但在爸爸的努力下,马车被拉上了岸;当家人被狼群包围时,爸爸并没有冒然开枪,而是从容不迫地看守着这个家和狼群周旋至天亮;当发生草原大火时,爸爸妈妈在周围挖了一圈战壕,并且在坑里放进湿麻袋,以防大火蔓延。爸爸不惧困难,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这使我不禁想起我的爸爸,在他刚学游泳的时候,总是不能前进,还不断下沉,但他不知疲倦的练习着,终于能慢慢地游了,现在都能游几十米了,我为我也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知难而进无坚不摧,知难而退碌碌无为。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也要向这两位爸爸学习,面对困难千万不能畏缩,而是迎难而上,只有坚韧不拔,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4
勤劳和勇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品格,中华民族顽强地生存与发展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勤,对一个人成材和成就大事是非常必要的。自古以来,“勤劳家可富,懒惰事无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业精于勤”、“勤奋出天才”、“勤能补拙”这些格言警句,告诉人们勤劳的可贵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1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著名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尔德所写。劳拉・英格斯・怀尔德这位美国著名作家在一九五七年的时候逝世了,那时的她已是90岁了。她住的农场小屋被改成了博物馆,成为了美国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
当我读这一本书时,被书中升腾而又跌宕,蜿蜒而又起伏,舒缓而又激荡的情节深深地吸引,这本书写出了劳拉一家人永远对生活充满期待,对未知的日子充满憧憬,那种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对物质的要求非常简单,却始终心怀感恩的那种生活态度,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让我感受到了其实在繁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都不一定是最好的,像文中的小木屋也可以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温暖。
在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的环境中,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喜悦与快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让人觉得格外的温馨。文中姐妹俩之间的亲情、一家人之间的亲情,作者把这些亲情写得如此真实、温馨,让我读了以后感到十分的温暖。
联想到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再回想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如俗话所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那些唠叨,其实都是在关心我们,然而我们总是对父母的这些唠叨有所反感、厌恶,甚至不想再与父母交谈,怕与父母一交谈,父母就开始唠叨。
其实父母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多听听父母的唠叨,因为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有平时我们会因为饭菜不丰盛,而不吃饭,甚至有时还发脾气,真的是很不应该,我们应该像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