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写生考察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3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生考察报告.pdf

上传人:小sjj 2022/7/25 文件大小:3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生考察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写生考察报告
2007-06-09 18:59:57| 分类: 平面相关的文字 |字号
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村,唐宋时称长宁里;后因村北屏风山妆如屏风,
得名为 始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不知道我
们到屏山后会不会有种脱离城市尘世的感觉呢?很早就听说那里都是前人
遗的留 古代建筑,周围的山山水水更是让人赞不绝口,看着大家迫不及待的
心情,我更是等待到达屏山的时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很快到达。 那
时同学们的表情更让同学们大吃一惊,不尽让我们联想到古代诗人马志远的
“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句。,
当我们到旅社刚放下行李,导游变带我们参观这个美丽的村庄,我们兴
奋的跟在导游后面,听着导游讲述着这个村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来
这里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村,唐宋时称长宁里;后因村北
屏风山妆如屏风,得名为 屏山村;又因明清建制曾属徽州府黟县九都,故
亦称九都舒村。九都舒村,屏风山阳之水与吉阳山阴之水汇合,蜿蜒贯村而
过;村头水口的长宁湖积水聚财与红庙,华佗井等古迹,阴阳调,平静长宁,
中国古代风水学说在这有典型体观,九都舒村,以舒姓聚族而居。舒姓是伏
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末庐江迁居长宁里,至今已1100多年历史。村内保
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堂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
宗族祠堂。另外,还存明清民居200余幢,还有三姑庙、御前侍卫贴墙牌坊、长宁湖、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九都舒村,四
季皆景。春风细雨桃花水涨;夏日纳凉,柳垂扬郁;秋夜赏月,水映桥动;
冬季踏雪,竹翠笋萌。在中国桃花源--黟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素有“小桥流
水,田园人家”美称的九都舒村,以其独具的风水村落特色和悠久的古黟风
情历史,向世人展示着无穷的魅力。也就是这些魅力无限的景观给于我们对
创作无穷的热爱,每天的写生让我们感到生的活 充实,每一副画面都包含这
我们对与生,对于活 当时创作景色的真实感受,即使我们很多同学创作的不
是很好,比例,灰暗都有问题,但那都无法阻挡画面中曾出现着我们投入创
作的影子…..
随着时间的留走,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又转移到另一个文化景点----南屏,
位于黟县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南屏村心的叶氏宗祠“叙秩堂”,始建于明成化
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坐东朝西,占地近2000平方米。全村有近
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
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
祠堂内贵有“钦定翰林”、“御赐翰林”、“钦点知县”等金字匾额。这是因为叶
氏四世祖叶奎光,明成化二年(1466)当过山西岚县知县,他的孙子叶廷玺
便主持建造了这座祠堂。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人多高的大时古,
雕刻的十分精致。两根40厘米见方的石柱,托着硕厚的额坊和曲梁,真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