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议论文写作—认识议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议论文写作—认识议论文.doc

上传人:bkeck 2022/7/2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议论文写作—认识议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议论文写作训练①:
第1讲:认识议论文
一、经典议论文例文
例文一: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和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理论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谢,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才能”。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辛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宏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可以体会到“勤"的深化含意的.

6
例文三: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学问和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单独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穿,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历,运用心得,“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学问是不能分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那么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根底,。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
6
“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于是,他奋身而为达尔文的“牛头狗",为他张目。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创造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拓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鞭辟入里"“豁然贯穿”,,那么虽
7
“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学问固然不能分开智慧,,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根底,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似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