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文档名称:

针灸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1,968KB   页数:10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灸方法.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7/26 文件大小:1.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灸方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灸方法
毫针结构
针尖--针前端的锋锐部分,又称”针芒”。
针体--针尖与针柄之间的部分,又称”针身”。
针根--针体与针柄的连接部分。
针柄--针体之后,持针着力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有花柄、圈柄、平柄、管柄之分。
针尾--针)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
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
得气表现
<<标幽赋>>:
“ 轻滑慢则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遂。”
得气意义
1、是取得针刺疗效的保证
2、反映出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轻重。
3、判断疾病的转归及疗效的快慢。
4、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
不得气的原因
1、取穴不准
2、针刺不当
3、正虚邪盛
不得气的处理
1、纠偏
2、候气
3、催气
4、补气
治神
治神——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
<<素问宝命全形论 >>:“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守神
“必一其神。”<<灵枢终始>>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内心无慕,如待贵人。”<<标幽赋>>
——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反应。
补泻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陈之,邪盛则虚之。”
补法——能补益正气,使虚弱的功
能状态得到恢复的针刺方法。
泻法——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
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补泻
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
1、机体的功能状态
2、腧穴的特性
3、针刺手法
常用的补泻手法
名称
补法
泻法
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由浅而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针下得气后,由深而浅,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 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较轻
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
徐疾补泻
缓慢进针,快速出针
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开阖补泻
缓慢出针而快速按揉针孔
快速出针而慢按针孔,或摇大针孔
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 顺经而刺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
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吸气时进针, 呼气时出针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 均匀地提插, 捻转, 即行出针
留针——得气之后根据治疗的需要将毫针 留在腧穴内一段时间。
留针时间:从1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意义: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针后异常感
6、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7、刺伤脑脊髓
1、晕针
处理: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人
平卧,头部稍低,给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
复,重者掐人中、内关,或灸足三里、百会。
原因: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或
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
表现:头目眩晕,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心胸气短,
出冷汗,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象细弱而数
或沉伏,甚则猝然倒地,唇甲青紫,二便失 禁。
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2、滞针(Sticking of Needle)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