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22—23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在探究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22—23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在探究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才能.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展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根据下面的乘法口诀可以写出哪些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六九五十四 四八三十二
为什么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探究乘法运算律
(一)乘法交换律
1、 出示下面两组题,学生分组计算
35×48 48×35
106×18 18×106
(1)汇报计算结果.
(2)告诉学生:每组中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3)你能举出像这样的其他的例子吗?
自由举例、同桌交流。并验证一下自己的算式是否成立?
2、引导归纳:
(1)观察我们写出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异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考虑,交流讨论,互相说一说。
(2)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假设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你能用字母式子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吗?
指名答复:a×b=b×a
(二)、探究乘法结合律。
1、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分组计算
(18×23)×9 18×(23×9)
(15×25)×4 15×(25×4)
(1)、比一比谁计算又对又快。
(2)、学生汇报,每组中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
把它们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