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后浇带设置.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浇带设置.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浇带设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一是JGJ3 —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 度每隔30〜40m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对接缝处刷一道高标号砂浆,还特别强调:在后浇带接缝处加强防护,最好设置围栏, 并作表面覆盖,防止后续施工对后浇带接缝处产生污染;后浇带后浇砼在施工前一定要认真 试配,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浇砼的施工;浇筑时,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宜自中 央向后浇带接缝处逐渐推进,并在距缝边80-100mm处停止振捣,避免使原砼振裂,然后人 工捣实,使其紧密结合;接缝断面处模板支立难度大、技术性强,且要细心、细致,故此处 应选派有经验、有耐心和技术好的木工负责具体操作。对该部位的支模质量,施工方与监理 方要专门进行验收;II由于设置了后浇带,此跨区域内的结构在未进行后浇砼的浇筑及达到 强度要求前,是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故其底模的支撑架,必须可靠,并不能随便拆卸。后浇 带处后浇砼浇注时间与施工进度一般是存在矛盾的,特别是底模支撑架滞后拆卸对后序施工 有一定影响,因此作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此要事先筹划安排好,绝对避免发生强行提前浇注 后浇带的后浇砼的情况;因为对后浇带后浇砼浇注时间的严格控制是基于对主体结构的负 责,因此严禁因为抢工期而随意缩短后浇砼应当间隔的时间。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 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 2 个月,通常认为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 70%以 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 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楼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结构施工到 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计高层与裙楼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处在控制范围 内时,亦可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定义: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 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 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 800〜1200m 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 应该考虑模版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 高一级
沉降缝定义: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 垂直缝称为沉降缝。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建筑物相邻 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 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 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 全部贯通。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
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在砖混结构中,沉降缝两侧建筑的基础通 常采用两种方案:①挑梁基础,即在沉降缝一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