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滦州市东安各庄镇李各庄小学 张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开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惯用7这样的算式,假设出现了17+28,让学生评议是否正确?28+17表示什么?17+28表示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预测:学生的说法可能不够简练和准确,老师用肢体、表情等引导学生说清楚,再归纳】
老师小结: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老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7、加法交换律的应用之一:验算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加法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8、考虑
老师提出猜测:加法有交换律,那么减法有没有交换律呢?
【预测: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勇于尝试。】
【预测:也许有的学生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有或者没有。】
【预测:辩论开场,但是会马上得出结论,没有减法交换律。】
【预测:也许还会有更多的猜测-—有没有乘法交换律和除法交换律?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出例如题: 回到操场,刚刚是跳绳的同学,如今有什么变化?(屏示:23个踢毽子的女同学)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列出综合算式。
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进展展示):
28+17+23 28+17+23 28+17+23
=45+23 =17+23+28 =28+(17+23)
=68(人) =40+28 =28+40
=68(人) =68(人)
【预测:以上三种不同的算法,学生做出前两种应该没有问题。至于第三种,学生可以想到,能运用小括号使计算简便,就一并观察探究研究。】
【预测:假设第三种算法学生没有算出来,先探究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之后,再进展引导.】
观察比较以上算法,你哪一种更简便?
小结:在加法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更简便。
强调:在计算中,能简算的要简算。
2、探究加法结合律
28+17+23
考虑,假设不使用加法交换律调整加数的位置,有没有方法先计算17+23呢?
【预测:学生能很快想到,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指明一位学生板演。
3、猜测规律,举例验证。
这个发现,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呢?假设换成其他的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得数还会一样吗?你能不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同桌互相验证,全班汇报。
像这样举出的例子,被同桌证实和不变的举手!有没有同学举出的例子左右两边和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4、归纳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学生观察,老师提问:计算28+17+23,按照四那么运算法那么,应该先算什么?(指明学生答复)
继续提问:可是我们发现,先算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