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雨水综合利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5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水综合利用.docx

上传人:sunhongz9 2022/7/26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水综合利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小区雨水综合利用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
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 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 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建筑小区雨水综合利用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
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 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 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 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 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 塘和雨水湿地等。
路面轻流一透水铺装径流 I绿色屋顶锦流I1普逋盟面辑施
地工,胆花”流卜
沉淀池
一 i
生:物新留设施、_ ,案-
常汾I.
出水管•火
次化网用
处产入 污水管网
雨水管归”也标州水往流排放系统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i场地设计
(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 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 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 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 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雨 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 计。
(4)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 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
(5)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
的规模应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
平衡分析确定。
(6)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设置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处理设 施,同时可采用植草沟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景观水体宜 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 并 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 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2建筑
(1)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
(2)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 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 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3)建筑材料也是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先选择对径 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4)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考虑优先将屋面雨水进行集蓄回用,净化工 艺应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和径流雨水水质确定。 雨水储存设施可结合 现场情况选用雨水罐、地上或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当建筑层高不同时, 可将雨水集蓄设施设置在较低楼层的屋面上,收集较高楼层建筑屋面 的径流雨水,从而借助重力供水而节省能量。
(5)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
3小区道路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 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