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割治法治疗偏头痛治疗技术规范的研究
陈 颖 摘 要 目的:观察割治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割治组、药物(布洛芬、西比灵)对照组各10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平均起效时间为13分钟,治愈割治法治疗偏头痛治疗技术规范的研究
陈 颖 摘 要 目的:观察割治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割治组、药物(布洛芬、西比灵)对照组各10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平均起效时间为13分钟,治愈率为56%;%,平均起效时间为33分钟,治愈率为39%;P值均<。结论:割治法速效止痛作用明显优于布洛芬,改善偏头痛的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预防其复发优于西比灵。
关键词 割治法 偏头痛 技术规范
资料与方法
2004~2006年200例偏头痛患者,治疗组100例,男16例,女84例;年龄23~60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5年,平均7年。对照组100例,男17例,女83例;年龄24~60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5年。两组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及偏头痛症状积分方面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标准。
纳入标准:①凡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均可入选。②符合无先兆(普通型)偏头痛及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诊断标准,每月发作不少于2次。③观察病期为头痛发作期。④起点分不能低于7分。⑤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糖尿病及各种感染者。③虽有头痛,但作为其他病的1个症状表现,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患者。④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等类型。⑤对试验药物及其他药物过敏者。
试验设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法,各中心入选病例根据计算机抽取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总例数为100∶100例。
治疗组给予割治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一侧手掌侧,小指和无名指掌指中间下1~,自命为“分抑穴”,碘伏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1~2ml局麻,~1cm长的切口,暴露皮下脂肪即可,以纹氏止血钳剥离切口并摘取皮下脂肪少许,以无菌纱布敷盖包扎。
对照组入组时给予布洛芬片200mg口服,以速效止痛,继之给予西比灵5mg睡前服用,疗程为30天,以控制头痛的发作;疗程期间出现偏头痛,临时加服布洛芬片200mg。
疗效判定标准: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用药指导原则》,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用计分法重点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伴随症状。
头痛发作次数:以周计算,每周发作5次以上为6分,3~4次为4分,2次以下为2分。
头痛程度:发作时须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
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天以上为6分,~2天为4分,小于12小时为2分。
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以上为3分,2项为2分,1项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