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介绍.ppt

格式:ppt   大小:3,607KB   页数:1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介绍.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7/7/7 文件大小:3.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介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一、走近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
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
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颜氏
名徵在。3岁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
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
理牲畜)。直到50岁时才做了主管司法的司寇。
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
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他一
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思想核心为“仁”,主
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
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
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循循善
诱,因材施教,他的弟子相传有3 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同时,他还整理《诗》《书》《礼》《乐》《周易》等古代文
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历史著作。
二、相关知识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
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哲学思想及
教育原则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封建时代人人必
读的书。东汉将其列入“七经”(《诗》《书》《礼》《易》
《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四书”。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
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
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现存《论语》共20篇,各篇的题目并无特定的含义,一
般都是以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论语》的
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艺术、宗教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见解、社会理想和
教育主张,它是一本儒家思想的“教科书”,也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各篇的内容如下:
《学而》篇共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
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
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的内容。
《为政》篇共24章,内容主要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
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名句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
《八佾》篇共26章,内容主要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
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
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的政治道德主张。名句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成事不
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等。
《里仁》篇共26章,内容主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个人的
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等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名句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
《公冶长》篇共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名句有“朽木
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雍也》篇共30章,内容涉及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庸
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和如何培养“仁德”的
一些主张。名句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