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docx

上传人:upcfxx 2022/7/26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洞庭》,背诵《望洞庭》。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望洞庭》的大意。
3、感悟《望洞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欢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巧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望洞庭(精品文档请下载)
  2、指名说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精品文档请下载)
  3、师范读,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到达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可以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互相;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精品文档请下载)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说。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老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和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和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