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doc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803线赣县大湖江至江口公路工程 C1标招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2、江西省赣南公路勘察设计院一阶段设计施工图第第四册。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F安装基础模板。安装模板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硅 2〜 3cm。基础模板采用胶合板,一次成形。两侧模板采用对拉杆对拉,蝴蝶 扣锁紧。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并安装严密。
沉降缝:施工基础时,按设计位置设置沉降缝,做到竖直、平整, 上下贯通,缝宽3cm,用砂填塞。
硅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至硅振捣充分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
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有泛浆现象。基础 硅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3)管节安装
涵管由定点厂家预制,采用2m的标准节, 节。涵管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蜂窝面积不得大于 30 X 30mm,其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 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硅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
doc6
doc
预制管节检查项目
印目
介许/扁美(mm)
椅沓H注和频率
硅强成
符合设计至求
1 ।出 口、[口,I 1
硅抗压试验
管节长成
1 J 1—1 » 1 • J v
+5 0
H 1 A J7 U/—LA
口量
1—1 1 ■
内(外)直径
不小于设计
口量• 2个断瓦
1 J \ / 1 7 J—L 1-L-
管壁厚度
1 」 4 ,1
-3 正值不限
尺量:2个断宜’
%
沿管节拉线量,取最大矢高
检验合格并运至工地后,准确计算管涵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端墙的 准确位置。
对管节与基础接触的部位进行凿毛处理,抹 2〜3cm的砂浆带。
基础强度达到80%寸便可以吊装圆管,安装管节时注意不要碰撞以免 破坏圆管。下管采用人工和5T汽车吊配合。铺管时,将管节平稳吊下,用 手拉葫芦吊装管子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 用人工安排放置,调整管节的标 高和轴线,使管子平顺相接。
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紧密相贴于已铺好 的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管节排放整齐,尤其是管节内径平顺并在一 条直线上。
4)管缝及沉降缝
doc7
doc
管接头采用M10砂浆抹环,外侧沥青加热涂刷两遍,每遍涂刷厚 ,宽15cm,形成一柔性密封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在一竖直面, 沉 降缝处外嵌2 cm沥青麻绳后,粘贴四层宽15 cm的沥青浸制麻布,并用朋 粗铅丝沿管外绑扎固定。
5)管底以上基础硅及洞口硅浇筑
管道安装完成后,浇筑管底以上基础硅,浇筑前对旧硅进行凿毛, 以保证新旧硅以及管基硅与管壁的有效结合。
本项目圆管涵洞口形式有八字墙、一字墙、竖井、护坡道、急流梢, 立模后一次性浇筑完成。
锥坡、。
2、盖板涵
1)测量、现场调查(同圆管涵)
沟梢开挖(同圆管涵),并进行相关试验检测,保证盖涵地基承载力 260KPa开挖后对基础进行压实。
2)台基、台身、台帽及支撑梁、涵底铺砌施工
台帽设2%的横坡。
(1)钢筋:钢筋在加工场制作完成后,在现场绑扎。在沉降缝处断 开。
(2)硅:台基采用C2R C25硅,,台帽、 台身采用C25硅。
doc8
doc
模板安装时保证位置准确、稳定、顺直,支撑牢固,确保浇筑出的结 构物不变形。硅按设计图中沉降缝设置位置分段浇筑。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 振捣密实,保证拆模时无蜂窝麻面。涵台每 4~6m设沉降缝一道,沉降缝 竖直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 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或其他有弹性的 防水材料填塞。
3)盖板预制
预制盖板采用C30^o
盖板在K19+65Q8行预制,对场地进行平整、碾压,并用混凝土硬 化处理,作为预制构件的底模。
盖板预制时,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 避免发生反向错误。盖板浇筑时预留锚栓孔,预留孔直径为 50mm。横向
位置位于盖板中心,纵向位于盖板端从外往内 18cm处,每块盖板预留2个 孔位。孔位预留要准确,以确保与涵身的连接。
钢筋:首先扎底层钢筋,安放钢筋骨架;接着绑扎上层钢筋,立外 模支撑,埋设预埋钢筋,按要求预埋吊环。
硅:浇筑硅按设计配合比进行配制并控制坍落度。浇筑过程中,用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 泛浆为止。每次硅浇注完毕后,用抹子将顶面抹平压光,防止顶面松散。
每次拆模以后把模板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硅初凝后, 用土工布覆盖,并将其洒水湿润,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