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 编制说明
1、 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本项目的全部施工图纸资料,从中分析了各种 影响施工因素和本项目承包的特点、难点后,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优质高速地 完成本项目的承包工程范围内的施工任务。
2、 一旦有幸中标,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同时,作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写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 质量职责的落实。
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有相当的施工经验 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相当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 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 求,并对已成型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 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 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 的,只要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 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 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 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 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 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 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 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予 以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 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分次成型产品进行全 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 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 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1)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转的正常,支持 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2)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3)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4)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5)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 行处理和解决。
(6)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 计划中,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
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一、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工 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向导。事 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 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 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 审定书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高,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