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ppt

格式:ppt   大小:44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7 文件大小:4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
第1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过敏性休克---定义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上一般困难不大。
第8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一)立即去除病因:停止进入可疑的过敏原或致敏药物,使患者平卧。
(二)立即给予救命针--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缓解,,直至脱离危险期。(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新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三)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行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致窒息时,应尽快行气管切开。
(四)根据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0~50mg或苯***40mg。
(五)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六)若心脏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当患者处于过敏休克时,病人的过敏阈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转为过敏原。故治疗本症用药切忌过多过滥。
第9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输液反应
---胡导
第10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输液反应
(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 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防治:(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的药物,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四)空气栓塞症状: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防治:(1)置病有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氧气吸入;
(3)加压输液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员
第11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㈠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㈡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㈢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㈣输液速度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
㈤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
第12页,讲稿共29张,创作于星期三
输液反应
防范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惯;
“一人一管”、“一液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