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 再次检测
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
(6)支架预压
为减少支架变形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 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 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等载水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因悬臂板本 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 整。
由于该支架其下部支承在桥梁墩柱上,不会因地基承载力不同或下 雨、水流冲刷基础而影响支架的稳定性,只需进行 1〜2跨的支架预压, 观测支架变形量即可,因而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缩短工期,减少拆装 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①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 次加载总重的40%
②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墩中、四分点及墩顶处,每组分 左、中、右三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预压期过 后对支架进行调整,对箱梁的纵、横坡和预拱度进行复测,务必达到准 确无误。
③ 卸载:卸载采用水泵抽水,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 观测值,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顶托的标高来控制 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7)钢筋加工及安装
①安装绑扎箱梁底板下层钢筋网。
②安装腹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③安装横隔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④安装和绑扎箱梁底板上层钢筋网及侧角钢筋。
⑤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强度上拉以后,安装和绑扎顶板上下层钢 筋网、侧角钢筋和护栏、伸缩缝等预埋件。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 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 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
应满足规范要求。
(8)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厂拌混凝土,混凝土运输采用4台罐车运送,现场采用 2台混凝土泵车浇筑,其中一台浇筑另一台作为备用。
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浇注至肋板顶部, 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从一 端向另一端呈梯状分层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 2m左 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9)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洒水养
生应保持7天。养生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 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箱梁底模及支架拆除,为防止混凝土裂缝和边棱破损, 并满足局部
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时方可拆除侧模,底模及支架待混凝土达到 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10)劳动力组织情况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见下表:
每跨桥施工劳动力组织情况
序号
工序名称
作业人员(人)
作业时间(天)
1
预留、预埋牛腿
4
1
2
横梁制作及安装
10
2
3
贝雷架的吊装及加固
8
2
4
脚手架搭设
15
3
5
模板铺设
10
1
6
支架预压
30
5
7
钢筋加工及安装
20
5
8
混凝土浇注
20
1
9
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2
28
材料与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见下表: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数 量
用途
序 号
设备名 称
数 量
用途
1
30T吊车
1
贝雷架安装
7
汽车泵
2
输送混凝土
2
电焊机
10
加工钢筋
8
震动棒
6
浇筑混凝土
3
钢筋切断机
2
加工钢筋
9
装载机
2
运输
4
钢筋若曲机
2
加工钢筋
10
备用发 电机
1
发电
5
钢筋锻粗机
1
加工钢筋
11
提升机
6
混凝土拌和 站
1
拌制混凝土
质量控制
1、现场的实时测量体系
测量的内容包括物理测量(温度、时间)、线形测量(轴线、标高
等)、力学测量(应力、应变等)。测量的周期(或时间)根据施工现
场的状况确定。
2、现场试验测试体系
对包括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等数据的 测试;预应力摩阻损失等进行试验测试;对施工荷载及偶然荷载等资料 的收集与分析。
3、分析判断系统
根据现场测量与试验测试资料,对结构的状态进行分析,与设计资
料对比,给出结构当前阶段应力、应变、强度稳定状态及结构线形分析 评价报告,对后续施工状态进行预测,提供立模标高,提出施工控制建 议。
具体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