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3页
3.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
(1)任务1完成后,根据自主学习结果,请2~3个小组代表,做题为“我了解的气象民谚”的发言。时限5分钟。其他同学可补充或质疑。
(2)任务2完成后,请各组展示其访谈提纲。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由教师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课后作进一步修改。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
2课时。
TOP
活动任务
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了解本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搜集本地区流传的气象民谚;能举实例解释民谚的含义和天气现象;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5页
活动内容
分组对家庭、社区、村镇进行相关社会调查。使用课上设计的调查提纲,调查主题为:《我们家乡的气象民谚》。
建议:全班分3~4个小组,
每小组选取的调查对象和主题都可有不同侧重。
小组内委派能负责的学生作组长很重要。活动前应特别强调同伴间分工协调合作的重要性。
不同小组若调查对象相同,可采取联合行动。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
活动评价方式
小组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二资料
所需学习时间
1课时。
活动任务
本活动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学生展示交流,加深对气象民谚相关认识,体会气象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内容
1.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和统计调查结果,写一篇调查报告(建议以World或Powerpoint为工具,电子稿呈现)。
建议报告主体分四部分内容:
(1)本地气象民谚产生的背景:
自然背景:①气候特征;②多发气象灾害;③特殊天气现象。
社会背景:①当地农业生产背景;②当地民俗背景。
(2)本地流传最广的气象民谚有哪些?应如何解释这些民谚?
(3)近年来是否发生过与民谚相对应的天气现象?
(4)民谚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当地人民生活具有的指导意义。(以实例说明)
建议报告中应含有调查实录、统计数据表格、图片或照片、总结性描述等。
2.汇报交流
课上,各小组派一代表发言,汇报调查结果。时限10分钟;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可进行质疑和补充。
老师应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6页
3.活动总结
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对整个活动作出总结评价。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集体讨论。
活动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三资料
所需学习时间
1课时。
活动任务
本活动是在活动三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观察验证,让学生通过记录天气预报和观察自然现象,与已知的气象民谚相对照,发现气象民谚与天气预报的相关性,同时了解气象民谚的局限性。
活动内容
气